美国作为资讯科技大国,非常重视资讯科技行业的发展。因此,在美国不少家长的教育理念里:孩子除了要拥有阅读、写作和算术这三项基本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写计算机程序能力,而不仅仅只是使用它们。在大多数美国人的教育理念里:计算机编程对于儿童来说其实就是一种用于创造的艺术,其内容包罗万象,从计算机场景游戏和手机APP乃至计算机模型统统都可以囊括在这种艺术创造的范围之内。他们认为,无论孩子以后从事怎样的职业,计算机编程都应该成为像阅读和写作一样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在我国编程特别是针对3-16岁的编程学习遍地开花。
全球有超24个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已经将编程教育纳入K12课程大纲或者教学场景。
在美国,技术大牛们带动之下的计算机编程浪潮里,儿童编程成为少年甚至幼儿园小朋友的一种时尚选择,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连续曾经两年亲自为编程宣传活动“编程一小时”站台以支持孩子学习计算机编程。美国家长这么说:“编程是一种基本能力,不想让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计算机是目前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薪资水平最高的职业之一。
Scratch之父米切尔对未来编程有一个很好的定义:编程不只是为了学习技术或者找工作,而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也是新的学习方式。
许多人认为Scratch就是一种编程语言。创造Scratch 的人——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认为,它远不止于此。因为Scratch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社区,让年轻人可以在那里协作创造、分享,并以“桑巴舞校的精神”相互学习。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注重在编程创作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由此提出了4P理论,引导创造性学习。他认为,培养创造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那些富有热情(passion)、能与同伴(Peers)合作、并以游戏(play)精神工作的人组织起来,对他们自己创造的项目(project)进行研究和开发。——这就是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提出的4P引导的创造性学习的精髓。
芬兰教育是世界公认的最优质的教育之一,2015年芬兰尝试对数十个10岁到12岁的儿童,进行由IT公司和科技行业组织举办的以编程为主导的教育课程。2016年8月芬兰全国实施新的《国家核心课程大纲》,首次将编程纳入小学教学大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授编程。但芬兰并没有专门设置编程课或计算机科学课等科目,而是将编程作为像“阅读”、“书写”一样的学习工具,开展跨学科的“现象教学”。这是一种基于学生兴趣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话题对学生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