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善诱的五层次
(临澧丁玲学校 徐远兵)
史课堂教学中“善诱”,从而达到学生“善思”谈谈自己的看法。
意斗争为什么会失败”等疑问。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直接。
具体表现后,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问题便自然产生:英法美为什么要采取
1、诱导学生敢问。经过老师的鼓励、帮助与教育,学生对于听课中遇到的 “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是诱思教学思想的核心。3、诱导学生初步思考后问。学生在学会简单模仿提问的基础上,开始有意2、诱导学生简单模仿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学会按老师提出问题
展开讨论。在学生掌握了英法美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采取的绥靖政策并明晰其
急于解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并指导学生重点围绕英法美推行的绥靖政策
亚的西、南和东北三面部是英国殖民地,意大利难道不怕英国出面干涉?英法
识地思考并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如经过阅读思考,进一步质疑:埃塞俄比
仿老师经常运用的提问方式,提出“意大利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抗
的方法来质疑。如学习“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一目,学生就会模
知识难点、不会做的习题,敢于问同学和老师,而不是听之任之或一抄了之。
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里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中学历
或许美国布鲁巴克的说法是精辟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
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诱”才有“思”,而只有“善
“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思”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诱”是外
“诱思交融”——中“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绥靖政策?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它对3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产
诱”才有“善思”,才能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才能充分发掘其个性和创造力。
因,“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
美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持什么态度?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成熟感。
4、诱导学生带着问题学,钻研而后问。当学生提出上述问题后,教师并不
二、教师善诱的基本策略
定的水平,有时甚至会“将”老师的“军”。
使学生去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探赜索隐,质疑问难。
这部分学生已初步具有了向历史高深领域冲击的基础。
点和难点所在。3貌似无疑实则蕴疑之处。“无疑”是学生学习中思维停留在
(二)方法诱导。教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巧妙设问,(—)激发诱导。激发诱导是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乐问”的1、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问。学习的需要是提问设计的客观依据,历史5、诱导学生融会贯通,深思熟虑后问。学生在充分了解了绥靖政策产生的
能激起思维的波澜,“矛盾”研究透了,学生对整个教材也就理解透了。2认
知矛盾的焦点处。就是学生在认知上最感困惑的地方,而这往往就是教学的重
盾是怎佯激化的?矛盾激化的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处处回到点子上,个个都
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如学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时,抓
通过提问使学生习得提问方法,掌握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善问”。
是升华学生积极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包括成功激励、榜样激励等方式,它能促
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振共鸣。只有在这样的心理状态
的催化剂,教师必须通过创设一个和谐、友爱和宽松的教学氛围,打开教学交
、“发现”之特征,如进而能“解决问题”,往往是一篇很好的历史小论文。
下问题:绥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什么作用?人类应从中吸取怎样的
前因后果、现象本质以及史学界对这一政策的种种争论后,更高层次上提出以
学习中的提问多应设在何处呢?1理解教材的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
有效策略。1.激趣。即针对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创设趣味盎然的课堂
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一阶段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体现了一
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3.激励。激励
情境,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诱导其主动提问。2.激情。情感是学生主体性发挥
往的情感渠道,把自身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因素融为一体,从而使教材的“心”
历史教训呢?这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击中关键具有“揭示规律”、“独创”
住“矛盾”二字设疑提问: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源是什么?矛盾有些什么表现?矛
虎”实施“精确轰炸”。
使问题的提出能深化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条理清晰的小问题,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大问题。
3、将一个大疑点分解成若干小疑点,通过提出一个个本身互不直接牵连的2、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呈梯度状设问。如引导学生了解“蒋介石抗日态
了”?在这—总问题下再依次提出:《马关系约》中赔款数额较前有何变化?
表及里,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4教材前后的衔接处。通篇教
生在面临一些疑难复杂的问题时,“能以大领小,从小到大”,通过提出诸多
而且可以使学生习得变繁为简、化难为易地分解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
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社会半殖
上有何变化?允许外国开设工厂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这种提问符合学生从具
《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内河新航线较其他条约开放的口岸在地理位置
我先总的提出“《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为什么大大加深
会了把一组问题组成一根链条上的若干环节、环环相扣地来进行提问的方法,
前一个问题的深化,把思维一步—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这就使学生学
上述置疑,难度呈梯度增加,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
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后,其对日政策还会发生变化吗?你这样预测的依据何在?
度的变化”,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①这一时期蒋介石对日态度先后发生了怎
的控制。而教师在讲课时则可以直扑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学习进程中的“拦路
生在学习中着眼关键提出问题,懂得哪些内容需要提问,学会对提问的量和质
学习即见树木,又见森林,促使学生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针对式设疑能使学
此处设疑,既能使知识前后贯通,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的学习,使历史
材,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系统,章、节、目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于
浅表层面的反映,不是真的没有问题,如果在此处激疑提问,可以促使思考由
样的变化?2各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③这些变化的共同的根本原因何在?④在抗
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所包含的知识要点和内涵,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子问题,而逐步进入大问题的中心。如学习“《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泡沫呢?
“要问”。
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应该运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来进行评价?
论据充足,但结论又互不相容,有分歧或根本对立。于是在思维的矛盾与困惑
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哥伦布到过美洲是一种灾难;一种认为哥伦布
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一种认为哥伦布是
三种观点呈现在学生面前:一种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
中学生必然提出疑问: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呢?评价历史入物
航行美洲是具有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这些观点的分析都逻辑严密、
和学的深入。
2.触景生疑。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先说—段引言:“19世
是给学生以咀嚼、思考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便于下一步教
1.“悖逆”激疑。比如,关于哥伦布航行美洲的评价,教师先将史学界的
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目的
时,那块空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这样故意保
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的知识
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不讲”。这就给学生
舰队,可为什么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却是一只摇摇欲覆的小纸船和转瞬即逝的
探究此间因果的问题随即产生:北洋水师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大的钢铁
进而在沙滩上的泡沫和洋务派的强国梦之间展开联想,“心愤求通”,进—步
瞬间泡沫就破灭了、消失了……此情此景,使学生在小纸船和铁甲战舰之间,
队……”,然后借用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序幕的画面:一只小纸船,在海
纪后半期,在东方的海面上,曾经有—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大的钢铁舰
意识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并产生刨根究底的热情和期望心理,促使学生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由悬念而产生疑问。它能使学生的问题
边飘泊,一阵阵海浪打来,小纸船摇摇欲覆;海浪打在沙滩上,激起点点泡沫,
3.“空白”留疑。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
(三)设疑诱导。即紧扣教材内容设疑悬念,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末得”
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三、教师诱导功能
教学相长的成果,这真是一种教学的化境。
途、未来、希望。以上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
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合格人才,国家才能有前
1.实现了教学重心的转移。教师导问的着力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2.教学生会学。第—,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
话所包含的思想就是主张教学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只有通过诱,使学生思考问
生发现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把握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促进系统的历史
的方法等。这就使学生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化、活化了思维。第三,学
方法,诸如着眼关键、突出重点的方法;变换方式探究、化繁为简地解决问题
问”能力,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第二,使学生领悟—些重要的学习
钻研问题的自觉性,使学生思维真正成为深刻、主动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提
保持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师道精神,热烈融洽的氛围里,悄然收获着
史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在这里,学生确有“后生可畏”的毕露锋芒,教师则
导学。它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心理移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历
结合实际发现、探究和提出问题,使其在学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其实质即是
知识网络的形成,从而为发展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乃至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