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①
孙宇
【摘 要】早在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策略。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也同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这个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需要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而高校体育教学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心理活动,不一样的身体素质。这些因素决定了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体育教师需要用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训练方法甚至不同的交流方式来帮助学生,这样才能够有更好的训练效果,这也就是因材施教理论的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找到自己的长处,并且能够利用好自己的长处,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6(006)030 【总页数】2
【关键词】高校体育 因材施教 实际运用 建议与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因材施教理论是现代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在接受知识和日常训练的过程中有着不一样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仍然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话,必
然会打击到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约束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体育这一课程,其日常训练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好,在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加大训练强度。而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来说差一些,那么在训练这部分学生的时候,教师需要做的是适当调整运动量,慢慢地提升这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1 为什么一定要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因素基本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而每一个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同样的方法不一定对所有的学生都有用。因此,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面对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沟通和交流。举个例子来讲,不少学生的长跑成绩比较差,因此需要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训练强度。但是应该怎么加强呢?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强制要求学生加强训练肯定会让一部分学生对体育感到厌烦,因为有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生来就比较差,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提升成绩是次要的,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然后再慢慢地提升学生的成绩。而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的是耐力不够,而有的是在长跑的过程中对技巧掌握得不是很到位,因此对于这些不同情况的学生,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找到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个性化的问题,然后用有针对性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促
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此外,因材施教也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孔子就强调因材施教,而之后的韩愈、张载等人也都先后指出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现代教育需要传承和发展因材施教这一宝贵思想,并且让其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 怎样做到因材施教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是现代体育教学必须要做到的,但是应该怎么样做到因材施教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团体管理
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就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类管理。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考虑将学生按照兴趣爱好进行分类,将喜欢某一种项目的学生放到一起来进行管理。而即便是选择相同项目的学生,教师也可以按照学生兴趣的高低进行再分组。根据分组情况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训练项目给学生。 2.2 以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为基础进行分组
在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同时,教师同样需要以学生的体能状况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方式。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生来就比较好,而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则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针对素质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大量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锻炼身体。而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首先需要做的不是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是应该先找到提升这部分学生身体素质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从最基础的训练开始,慢慢地找到造成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原因,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