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新探
《尚书?盘庚》比喻修辞解郑晓倩 扬州大学
摘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散文史学集,也是历代君王、学者学习的对象,但《尚书》并不容易读懂,“晦涩难读”是它的代名词,然而《尚书》中到处存在着人们熟知的修辞手法,值得我们细细深究。
关键词:《尚书?盘庚》;比喻修辞解
“在悠久而遥远的人类历史的前期,先民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创造了语言的同时,便孕育着修辞。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它讲究技巧和方法,是为了表达思想、互相交际服务的。有了语言,就必然要使用修辞技巧。”《尚书》是中国第一部政史资料汇编,也是最早的散文集。而韩愈在《进学解》中指出《尚书》“周诰殷盘,诘屈聱牙”之后,“晦涩难读”几乎成了《尚书》的代名词,令人望而却步。谭家健在《先秦散文纲要》中用“大都比较质直”,“也很少藻饰”来概括《尚书》的行文特点,加之千百年来的学者都比较关注《书》中的词语、训诂、文字等研究,而较少关注其中也存在大量的修辞艺术。但是《尚书》语言有其特殊的魅力,篇章文字之间存在大量修辞手法,并且运用技巧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之日常修辞的运用,读懂《尚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一、修辞概述
“《尚书》记言叙事,摹声绘色,生动形象。不少篇章中已经出现很成熟的辞格。譬如《梓材》连用种地、建房、作器三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喻,说明创业和守成的关系,自然贴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据统计,今文《尚书》中出现的修辞格有十四种之多,包括比喻、夸张、摹拟、借代、委婉、引用、对偶、对比、回环、反问等,与现代所运用的方法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说明,“修辞格”在上古时期的文字表达方面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常见的修辞—比喻,是《尚书》中运用最成熟、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尚书?盘庚》总不足四十句,却出现了六处比喻。以修辞入手,理解篇章内容,更容易理解《尚书》这部古老著作的文学色彩。
今文《尚书》中的比喻形式比较固定,比喻词多为“若”。《盘庚》中这类修辞数量很多,也最为典型,陈柱的《中国散文史》说:“古书中善譬喻当以此篇为权与。”
[3][2]
[1]
(1)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
好像枯树又长出了新枝、发出嫩芽一样,老天将使我们的国运在新国都延续下去,复兴大业,安定天下。旧都比作“颠木”,新都比作“蘖”,指出只有迁都才有希望。蘖虽小,却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比作“新都”,说明迁都的必要性,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2)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并不是我自己放弃了任用旧人的美德,只是你们接受了我的好处却不肯报恩于我。好像我看火一样清楚,也只是我的计谋拙劣,造成过错。这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不紊乱;也好像农民从事农活,只有努力耕种,才有希望有个好收成。连用三个比喻,将生活中简单易懂的道理与治理国家相联系,以理动情。以“观火”比喻清楚民众傲慢,追求安逸,要求大家听从政令;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不紊乱;放弃私心,踏实为百姓做事,就好像农民只有努力耕种才有好收成。朱骏声将其解释为:“纲”喻君,“网”喻臣。言上从下令,则常而不乱也。“服田”喻劳苦,“有秋”喻乐利,言迁徙则一劳永逸也。[4]
(3)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混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如果你们不怕将来或现在会有大灾害,像懒惰的农民一样寻求安逸,不努力劳动,不做农活,就会没有黍稷收获。以懒惰的农民作喻,来警示臣子不要好逸恶劳。
(4)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好像大火在田野上燃烧,不能靠近,还能够扑灭吗?这都是因为你们自己做得不好,不是我的过错。用“火之燎于原”比喻煽惑民众造成的严重后果。“火”在原始社会是珍贵的东西,也是人们敬畏的对象。盘庚时代,已不像尧帝时的荒芜,社会发展,让民众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休闲娱乐,茶余饭后的交谈在生活中已是常见现象。但这也造成了社会动荡的根源。其次,虽然“火”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但是面对“燎于原”的现象,依然没办法应对,对于火,那时的人们依旧保
作者简介:郑晓倩(1995-),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在读研究生,单位:扬州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