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思修论文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摘要:

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人际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工具。在现代社会,应该如何看待法与道德, 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更是成为其议论的焦点。本论文就依法 治国和以德治国展开讨论。

一.法治与德治的定义及区别

1.法治的定义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 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 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 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重点在与法律至上,个人意志不能影响。

2.德治的定义

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 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 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简单地说,以德治国注重的是人民的意愿,个人的意志对国家和社会的运转有很大的影 响。

二.当今社会德治与法治的迷茫

在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了解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是不可避免地接触 到中国法治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假如这个社会只依靠德制而不用法律作为依靠,可以预料到 的结果是社会体系崩溃,人民安全受到巨大威胁,社会治安形势也将变得一塌糊涂。而如果 只依靠冰冷的法律来维持整个社会的运转,想必也是行不通的。下面是一些经典案例:

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是一典型:2006年11月20日,南京老人徐寿兰赶公交车时 跌倒,到医院验伤,发现需要更换人造股骨头之后,咬定在车站把她扶起并陪同她前往医院 的彭宇是肇事者,彭宇因此被徐寿兰告上法庭,最终被判赔偿徐寿兰45876.6元。

这是一桩案例,还有,在滨州市区黄河六路渤海八路附近发生这样一幕,一位六十多岁 的老太太不慎摔倒,旁边一位遛狗的少年忙上前想扶起老太,谁知老太却说自己摔倒是因为 少年的狗乱窜将自己绊倒的。据了解,事情发生在22日晚8时许,14岁的小杨(化名)吃 完晚饭后带上爱犬出门,行至市区黄河六路渤海八路附近时,小杨看到前面一位老太太摔倒了,忙上前去扶,但是老太不起来,并一直喊痛,围观的市民就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这时老太太突然对现场围观群众说,是小杨家的小狗将自己绊倒的,在一片谴责声中,委屈的小杨拨打了爸爸的电话。小杨的父亲赶到现场时,120救护车也已经到达。经检查,老人的左腿部骨折,需住院治疗。后来,小杨家人先垫付了老太太的住院押金2000元,并一直陪护着老人,希望老人可以说句公道话。直到第二天晚上老太的家人才出现在医院。原来,小杨的父亲与老太太的儿子还是朋友,随后两家和解。老太最后表示是自己糊涂,冤枉了孩子,也希望孩子不要怪罪她。

这些案例足以引起我们深思,在当今社会,即使有法律的保障,但人有些人会钻法律的空子,犯了错却受不到法律的惩罚,这种事看起来合法,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却与社会伦理道德格格不入。

广东佛山的“小悦悦”案件也是一典型: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终小悦悦还是于21日凌时32分离世。是什么使得18个路人对即将消逝的生命漠不关心,不去伸出援手,甚至连个120都不愿意打,究其原因,是道德的约束力不够。从法律层面上看,这几个路人没有过错,但从道德层面来说,这些路人的行为就是讲不过去的,所以也才会受到那么多人的谴责。道德层面监督的缺失,可以说间接导致了“小悦悦”的死亡。

由此看来,没有社会道德的监督,强硬的法律有时也会显得绵软无力。

那么,究竟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呢?在我看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

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以依法治国作为根本保证。而依法治国又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经验说明,有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质低,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会形同虚设。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坚持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关键在党,首先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党的建设,使广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使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全党的表率,共产党员成为全社会的表率。确保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而且,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在实行依法治国的同时,要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明确依法治国的主导地位,建立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探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健康良好的运行环境。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但其中这个“德”是狭义的,是不能脱离法律的“道德”,而是与法律的目的、精神相统一,是法律的补充,是对依法行政的完善。依法与依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且在实际工作中,遵循依法原则但违背依德原则,更会激起不可忽视的负面社会舆论,产生巨大的负面社会效果。所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思修论文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摘要: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人际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工具。在现代社会,应该如何看待法与道德,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更是成为其议论的焦点。本论文就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展开讨论。一.法治与德治的定义及区别1.法治的定义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8hiz7rio7207lq1bai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