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联觉心理机制的应用研究
作者:范夏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4期
[摘要]在感知音乐时,人的联觉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联觉,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作品理解与表现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钢琴教学中有效运用联觉的教学思路及教学建议。
[关键词]联觉心理机制;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0-0062-02
一、联觉及其感知音乐时的规律
(一)联觉心理机制概述
联觉虽然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联觉无处不在。美术中有暖色与冷色,即让人感到温暖或寒冷的颜色,这便是视觉与肤觉产生了联觉反应;听到“知了”叫声会觉得更热,这也是听觉与肤觉产生了联觉反应。联觉心理机制指的是联觉的心理工作方式。那么,联觉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理查德·塞托维克在2009 年出版的《Wednesday Is Indigo Blue》一书中解释了联觉心理机制。他指出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些神经网络连接着各种感觉通道,联觉的产生就是因为在接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某些通道间的神经网络发生了串扰。串扰越强烈,联觉的体验就越明显。在近现代的联觉研究中,不仅仅停留在对感觉层次的研究,也涉及了知觉、情绪在接收到外界刺激时的共同反应。
联觉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利用联觉的这种规律性,如夏季饮料公司会更多推出透明、绿色、蓝色等冷色系的饮料,如雪碧的广告大多在夏季看到,相反冬季则更多推出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系的饮料,如可乐的广告常在冬天看到,这便是利用了人们的视觉与肤觉的联觉反应,看到蓝、绿色就会觉得凉爽,红、黄色就会觉得温暖。
(二)联觉在感知音乐时的规律体现
人们在感知音乐时,联觉也会呈现出特定的规律。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常常要把握这些听觉引发的联觉规律,才能使听众感受到其表现的音乐内容或形象。
如人们听到高音时更倾向于与较高的位置或较小的物体联系起来,听到较快的节奏更倾向于与运动较快的事物联系起来,快速的高音旋律,也容易使听众在情绪态度上表现得高兴、积极。唢呐曲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中,旋律多集中在高音区且旋律线条起伏较大,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合的短音节奏型为主,且速度快。听众听到音高较高、起伏较大、速度快的旋律,自然地会感受到百鸟在空中盘旋,在情绪上更容表现出积极、愉悦、兴奋,因此这样的创作使听众很容易感受到《百鸟朝凤》中所表达的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再如,人们听到低音时更倾向于与较低的位置或较大的物体联系起来,听到较慢的节奏更倾向于与行动笨重的事物联系起来,慢速的低音也容易使听众在态度情绪上表现得难过、消极。钢琴曲《展览会上的图画》中的第四主题“牛车”,旋律多在低音区进行且旋律起伏较为平稳,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合的节奏型为主,速度偏慢,听众听到音高较低、平稳且慢速的旋律时更容易体会到不堪重负行进艰难的牛车,以及农民艰辛无望的生活。
音响的强弱也会激发听众产生联觉。人们听到强音更容易与力量较大的事物联系起来,情绪上容易表现出激动;听到弱音更容易与力量较小的事物联系起来,情绪上更容易表现出平静。改编自陕北民歌的钢琴曲《兰花花》,呈示部和再现部的旋律是一样的,但音响强度不同。呈示部音响由弱到中弱,听众更容易感受到这一段描绘的是一个美好温柔的姑娘;再现部的主题旋律则音响较强,听众更容易感受到主人公兰花花经历了与爱人的分离以及生活带给她的痛苦、恐惧,已经成为一个内心充满愤怒、勇于反抗的刚烈女子。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正是符合了人们欣赏音乐时的联觉规律,才使音乐作品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应用联觉的教学思路
(一)引导学生通过联觉从音响到具象
从音响到具象的过程即人对音乐的理解过程。“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或情感往往是无法言表出的,人们对音乐的感悟也是具有个性色彩的。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要素感知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准确地把握钢琴作品的内涵。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属于非音乐专业,此专业学生入学前没有钢琴基础,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缺乏深入的学习,音乐理论与实践基础薄弱,难免造成对钢琴作品内涵的理解困难。尤其是在初学阶段,教师容易重视学生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掌握而轻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因此,在初学阶段使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听懂音乐更为重要,这会激发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如果学生听不懂,那么他们将始终处于被动机械的练习中。
教师不能在学生没有形成较好音乐理解能力的时候,放任学生自由地理解,也不能将自己主观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而是应通过联觉建立从音响到具象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做出自己对钢琴作品的准确和个性化的理解,使学生通过长期训练,培养学生感知音乐表现规律的能力,从而能够独立地理解钢琴作品。
如钢琴曲《在五月》,这是一首表现季节景象和感受的钢琴作品,比较简单。在引导学生理解内涵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说出音乐的旋律起伏、速度、力度,然后提供情景让学生通过联觉进行选择。全曲的旋律线条平稳、中等速度、中等力度,学生听到这样的旋律后,是倾向于微风拂柳还是狂风怒吼,情绪激动还是较为平和,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感受体验。当然,学生听到平稳、柔和、中速的旋律,更容易通过联觉选择微风拂柳和平和的情绪,由此便可更好地理解《在五月》表现出的美好春天的景象。
再如,钢琴曲《瑶族长鼓舞》是一首表现浓郁民族特色舞蹈的钢琴作品,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学生对民族音乐缺乏系统的学习。为了启发学生理解,教师通常借助多媒体将民族特色、舞蹈特点讲解一遍,然后再进行演奏教学,以期望学生理解。但是这样学生便容易固定了对瑶族舞蹈场景的想象,没有机会作出自己的感受理解,并且容易将乐曲表现的内容、情感与演奏分离。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与动作产生的联觉,让学生以简单的手臂动作来感受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对应。该曲旋律起伏较大,以小跳和大跳为主,音区跨度较大,学生通过联觉感受出音高位置与事物高低位置的对应关系,对应起伏的旋律做出幅度较大的舞蹈动作,由此感受到音乐中表现的瑶族舞蹈的动作特点是洒脱、豪放。旋律中多是半拍以上时值的较长音的连奏,中等速度,学生听到长音会产生较为舒展、延伸的动作联觉。每当弹到旋律时,学生脑海中会自然地联系起自己构思的舞蹈动作,将音乐与舞蹈在脑中更好地融合。
钢琴曲《牧民歌唱毛主席》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与弹奏都有一定的难度,这首乐曲篇幅较长,难以记谱,各段风格不同,表现内容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介绍大的创作背景,学生不能将音乐发展与表现内容联系起来,就容易盲目地、机械地练习,不仅不能很好地表现乐曲,甚至会出现恐惧、厌倦练琴的情绪。因此,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如A 段中在不同音区的相同旋律分别代表谁的歌唱。中音区更适合表现成人还是儿童、高音区更适合表现成人还是儿童。由此,学生可以通过音高与形象的联觉而感受到中音区适合表现成人的歌唱,高音区适合表现儿童的歌唱。B 段是复调,同时进行两条不同的旋律线条,更像是二重唱,一个在中高音区进行,一个在中低音区进行,教师可以让学生单独聆听每一个声部,思考两个声部哪个更像是表现男声,哪个更像是表现女声。由此,学生通过音高与形象的联觉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中低音区更像是男声的歌唱,中高音区更像是女声的歌唱。
(二)引导学生运用联觉从具象到音响
从具象到音响的过程即对音乐的表现过程。准确地理解钢琴作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钢琴作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能否有表现力地演奏将影响到日后教学中幼儿的音乐启蒙成功与否。所以,学生在理解钢琴作品内涵之后再通过手上技巧表现出来是整个钢琴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由于对音响感知能力较弱,学生常常不能分辨自己演奏的正确与否,反复的强调纠正学生容易产生畏惧练琴的心理。因此,如果教师能借助联觉,使学生自然地将表现内容与音响效果对应起来,则能事半功倍。
如钢琴曲《四小天鹅舞曲》,这是一首表现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的钢琴作品,如果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时仅仅告诉学生这首乐曲表现的是活泼可爱的小天鹅在跳舞,那么学生就不能明白在这首乐曲中速度与准确弹奏跳音的意义,他们会认为只要把音找下来,弹熟即可。教师要根据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借助联觉准确地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这首乐曲旋律起伏不大,都是连续的跳音,速度较快,可以让学生在听到这样的短音旋律时,思考脑中更容易与旋律对应起来的对象的外形是大是小,是灵活还是笨重。那么,根据联觉规律,学生更容易产生外形较小、动作幅度小却非常灵活的形象联觉,因此学生在演奏这首曲目时,想到活泼的小天鹅便能够自发地追求跳音的音响效果。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钢琴基础教学之后是歌曲即兴伴奏教学。弹好即兴伴奏,学生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才能使幼儿唱会歌曲、唱好歌曲,体会音乐的美,最终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要弹好即兴伴奏,除了掌握基本伴奏音型的弹法、和弦的编配之外,更重要的是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内容。歌曲区别于钢琴曲最大的特点是有具体的歌词,演奏者需要结合固定的歌词和旋律,最终分析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以及弹奏的速度和力度,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情绪。
如《长城谣》这首歌曲,教师可以通过歌词描绘的情景与情绪引导学生通过联觉弹奏出适合的伴奏音乐。通过歌词学生能够明白A段描述了家乡的美好,丰衣足食,那么学生唱到A 段时,脑海中会浮现美好的景象,内心会产生愉悦、满足的情绪,产生这样的情绪,会使学生更容易通过联觉对应选择中等强度的音响,由此可以选择出用音响效果柔和的分解和弦较为合适;B段歌词描述了家乡遭受侵略,妻离子散,学生唱到B 段时,脑中会浮现凄惨的景象,内心会产生难过、愤怒的情绪,产生这样的情绪会使学生更容易通过联觉对应选择力度较强的音响,由此可以选择出用音响效果丰满有力的柱式和弦较为合适。
如歌曲《大海啊故乡》,与《长城谣》不同的是B 段与A 段没有明显的情感对立,而是情感的升华。A段是回忆妈妈的陈述,脑海中会浮现出较为平静的人物状态,学生感受到平静的状态更容易产生柔和的音响联觉,因此可能选择柔和的分解和弦伴奏;B段是面向大海的呼喊,脑中会浮现出较为激动的人物状态,激动的状态更容易产生较强的音响联觉,因此可以在分解和弦的基础上加入低音增强音响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将歌词内容实景化,并通过联觉与音响效果对应起来,学生在弹唱时能够自然地去寻求与情景、情绪对应的强弱听觉效果,从而运用适合的音型及力度弹奏伴奏。
三、运用联觉时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