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形成流派的语言教学法以其利与弊
历史上形成主要流派的语言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七类: 一、翻译法(the translation method )
二、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
三、情境法(the Situational Method)
四、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五、全身反应法(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六、任务型教学法(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七、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
大七教学流派产生的背景、优点和缺点分别是:
一、翻译法(the translation method )
产生的背景: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用母语授课,授课重点是讲解语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
优点:(1)学生语法概念清晰。
(2)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是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3)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缺点 :(1)忽视口语教学法,学生的语音与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能力。
(2) 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二、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
产生的背景:听说法于20世纪40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二战爆发后,美国需要派大量的士兵出国作战,士兵们需要掌握所去国家的语言,政府临时抽调外语教学法和语言学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外语教师,成立了外语训练中心,研究外语速成教学方法,以六至八个月为一期,培训士兵,其训练方法就是听和说,听说法就这样产生了。它吸收了直接法的许多优点,又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认为外语学习是习惯的形成,采取模仿、机械练习和记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课堂上学生做大量的句型操练,不考虑意思和语境。
优点:(1) 情境的创设能够加速外语与事物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所学语言。
(2) 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
缺点:(1) 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2)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三、情境法(the Situational Method)
产生的背景:情境法也叫视听法。针对听说法脱离语境,孤立地练习句型,影响培养学生有效使用语言能力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产生了情境法。它吸取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许多优点。充分利用幻灯机、录音机、投影机、电影和录象等视听教具,让学生边看边听边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把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自然地联系起来,强调通过情景操练句型,在教学中只允许使用目的语。
优点:(1)情境的创设能够加速外语与事物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所学语言。
(2)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
缺点:(1) 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2)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四、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产生的背景:交际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ns)和韩礼德(Holla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学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优点:(1) 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
(2)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缺点:(1)如何确定和统计功能、意念项目,有待进一步探讨。
(2)以功能意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大纲,很难保证语法项目编排的体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