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一、人生艺术化的内涵至性真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其教育背景既有着桐城学派的儒雅诗风,又不乏西洋绅士的热情唯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诗论》等文章的发表,使其在青年思想教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地于人的生活情趣为主线把美的欣赏与创造融入到其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当中,使教育内容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游戏、娱乐、读书、行走、锻炼中发现美、培养情趣并由此产生美的联想,从而体会和感受存在物的美感、艺术性以及其所固有的伦理价值。朱光潜的一生教育思想经历过多次转变,而每次的转变都是以一种积极的、热情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生艺术化,即人要在情趣的养成中培养美感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行为,要用热情去欣赏和创造人生。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情感的根源就在于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从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镜像宇宙空寂的星象与人生世相的交相呼应搭建了艺术与人生的隆重框架,深邃悠远值得敬畏;超脱的情感抒发与本色生活的趣味勾画了人生的华丽,天光云影值得玩索。其人生艺术化的教育核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诗性的欣赏;情趣的养成;美感的联想。
1.诗性的欣赏。朱光潜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特别是诗歌的造诣非常深厚,醇厚的诗人气质一直贯穿在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也使得他一直保持着充沛的教育热情。良好的桐城学派功底和西方美学思想的积淀给予了他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儒雅端庄之气和翩翩绅士之风。娓娓道来中强调着儒学的道义存在,侃侃而谈中讲究真善美的天性使然。他的文章无论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的救世抨击还是《谈学问》、《谈读书》、《谈人生与我》的教育反省,都是以唤醒人的心灵为主要目标仁者必有勇的悲凉霸气是一种心灵的震撼,(颜子)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澄明通达是一种心性的淡然。人们常说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就在于人的心灵活动是丰富的,且是富有创造性的。他认为诗歌是最容易让人心有所感动和产生美感的事物,是平凡生活中人的真实情感的朴素表达。他说,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
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他强调,一首诗对于一个人如果是诗,必须在他的心中起诗的作用,能引起他的知和感,他必须能欣赏,而欣赏必须早想象中再造(recreate),诗人所写的境界,再在诗人所传出的情味中生活一番。所以严格地说,诗只才能在于创造与欣赏的心灵活动中。也正是本着如此之想法,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始终伴随着一种朴素的心性培养和塑造。作为教育者,他善于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并能够很好地在教育实践中展开,使诗从一种文学创作的形式很好地转化为一种教育手段培育着积极、热情、尚美的心性。他在《诗论》中指出,诗意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发现,是一种灵感的呈现。也就是在简单的氛围中、在极少的中呈现出全画面以及超画面的表现,并伴随有诗意的美,蕴含其中伦理的善以及存在于画面之外的认知的真。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诗有情、有意,时时刻刻都在创化,情趣与经验不断再造出新的诗心灵永是光明灿烂的。
2.情趣的养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是朱光潜写给年轻人的系列短文的合集,同时也是他教育思想的集中代表作品。《谈读书》、《谈十字街头》、《谈无言之美》、《谈立志》、《谈处群》、《谈体育》、《谈价值意识》等等文章,简单话题的展开说明的是一个中心内容:对于青年的教育要善于培养情趣,鼓励青年在情趣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什么是情趣呢?朱光潜在《诗论》中曾指出,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关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诗的情趣不是生糙自然的情趣,它必定经过一番冷静的关照和熔化洗练的功夫,它须受过阿婆罗的洗礼。一般人和诗人都感受情趣,但是有一个重要分别。一般人感受情趣时便为情趣所羁縻,当其忧喜,若不自胜,忧喜即过,便不复在想象中留一种余波返照。诗人感受情趣之后,却能跳到旁边来,很冷静地把他当作意象来关照玩索。英国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尝自道经验说: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emotions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情趣的意会和经过沉静回味后的情绪展现不仅是文学创造的一种方式,在朱光潜看来同时也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即鼓励青年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关照简单的生活带给人的精神感受,以此促成对生活的热爱与热情。例如他在《论交友》中指出,人是社会动物,读一篇好诗文,看一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中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人需要朋友,如同人需要泄露秘密,都由于天性中一种
压迫力在驱遣。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饥渴,不满足就可以威胁到生命的健全。朱光潜指出,朋友的乐趣在相同中容易见出,朋友的益处却往往在相异处才能得到。古人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朋友的关系最为恰当。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他在《谈学问》一文中也指出,学与问相连,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有思想,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由记忆生思想,由因袭生创造,犹如吸收食物加以消化之后变为生命的动力。交友、读书、工作、娱乐、休息等等是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但这种简单的过程却需要人凭着热爱去发掘其中的情趣所在,需要教育者在不同的教育环节中给予以善导,从而使人生活的有乐趣,也才会有创造。
3.美感的联想。尚美及美感的联想是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教育实践的主要思想脉络。尚美强调情感的培育和付出,美感的联想强调美感所具有的解放价值从众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在情趣中遵循道德,崇尚伦理。他认为,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没有用处的。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然则我们又何必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面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德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他指出,人是一种有机体,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平均的和谐的发展,才长得繁茂又生气。理想的教育不是摧残一部分天性而去培养另一部分天性,以致造成畸形的发展,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潜蓄力量都得尽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人。所谓全人除体格强壮以外,心理方面真善美的需要必都得到满足。在朱光潜看来,人生的罪孽灾害通常只引起愤恨,悲剧却教我们于罪孽灾祸中见出伟大庄严;丑陋乘讹通常只引起嫌恶,喜剧却教我们在丑陋乘讹中见出新鲜的趣味。他的美学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美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使得他的教育活动有着唯美的情怀和热情的豁达,1924年《谈美》一文中朱光潜说到: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我是一个未能免俗的人,但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我能领略到这种趣味,自信颇得力于美学的研究。在这封信里我就想把这一
点心得介绍给你,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研究朱光潜先生的学术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人生艺术化思想既是他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他教育实践和教育目的的落脚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是朱光潜最喜欢引用的,在他文章中常常可以看得到。他认为,生活如果没有活水来,自然不会有天光云影的美好显现。生活就是艺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如同艺术家一样珍视自己作品一样来珍视自己的生活,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文章求惬心贵当,生活也须求惬心贵当。最初看到朱光潜先生的文章时感觉其词颇有超然于人世之风,感慨学者的悠然淡定之气。感觉这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可能付诸于当下的教育过程中。原因在于当今的教育受制于各种客观的条件之下,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而言更是如此。犹抱琵笆半遮面的尴尬不仅使教师远离了它,同样也使学生越来越对思想道德教育本身有了一种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翻在风里的苦楚。但在仔细品读之后,深感当今纷繁的社会现实与朱光潜时代有着极其的相似,秉承其优良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探索当今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大学德育的教育改进思路特别是主动分析和剖析教育者因素,掌握教育主动权应该具有良好的时代价值。
1.大学德育的诗意:教师心性的创造。我们常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差距使教育过程进行的艰难,使教育效果备受争议。这个问题不仅困惑学生,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举步维艰。不如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我们的教师能否以另一种身份进入翻开我们的教材,以诗人的姿态进入课程呢?从诗人的角度去培育我们的教材,进则思,出则意,来创造大学德育的诗意之美。大学德育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法治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统涵思想、道德、心理及法律意识等三个基本方面,看似宏观,但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具体且细微的情景中完善和提升着个人的素质。从教学实践来看,任何一个教学内容的展现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都是教师在丝缕中织锦,凿顽石于雕刻的过程。如同创作诗歌一样,有进有出,进则为教师以凝练沉静的眼光和胸怀勾画课程内容,以点带面,繁而不乱;出则为以感受体味之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素材,不即不离,杂而有序。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
大学德育教育同样如此。教师可以于教学内容的理想境界与亲身实践中体味生活百态,如冬潭积水,冷静沉淀净尽,之后,天光云影,灿然耀目。即教师的每一种表达,每一种情趣流露必定不是生糙自然的展现,定是经过一番冷静的
关照和熔化洗练之后的呈现。所以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化繁为简、化象为具的过程都是对课程本身的一种再认识和提高,是一个创造美好、创造意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如同作诗一般,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备。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非一部书。如此依然,教师们如何用好手边的教材并作出好的文章,有凭于对课程本身的热爱。因此,大学德育的诗意之美在于教师能以热爱之情、欣赏之态看待大学德育课程,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铺垫教学是根本,沉静回味,心性而为不仅是诗意的表达,同时也该是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2.大学德育的情意:教学方法的凝练。德育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更需要教师大量的情感传递。大学德育教育的特点表现为:社会性表现强烈,空间衔接性可控性差。社会性即德育教育内容的客观性,在很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空间衔接性指德育教育内容走出校园之后家庭、社会无法有效衔接的尴尬。因此,就大学德育的社会性、客观性而言,必然存在缺憾,甚至是无可奈何,空间的衔接性则是在对德育教育过程的直接检验。大学德育作为一种显性教育,突出的目的性使得教育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尽如人意甚至是缺陷,体现为教师主攻的个人奋战和学生观景式学习场景。虽然德育教育方法的改革在不断进行着,但是以教师为主导,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模式并没有改变,因此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排斥、冷淡甚至是拒绝并没有因为教师的一堂激情四射的表演而有所减退,反而是随着课后周围环境的侵入而越发让学生感觉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有那么一点的不纯粹。而扭转这种现象的方法,教师可以借鉴文学创作中的谐的手法,运用幽默方法,留有遗憾甚至是困惑,进而使得德育教育在情感共鸣中得以回味和自省。大学德育的内容取自社会生活,其社会性表现最为丰富。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而言,人的兴趣点的产生不在于你给予多少信息量,而在于人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对于大学生来讲,对信息不对称的好奇往往超过甚至是替代教师所给予的信息。听到的与看到的有差距甚至是截然相反,不在于我的眼光有问题,而在于你教师给予我的信息是有问题的。
否定的态度影响着教育结果,同时也促使教师认真反省:大学德育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应以何种姿态进行大学德育的教育过程?借用朱光潜先生的诗论说法,就是要有所谐。谐的特色是模棱两可,成为滑稽。滑稽是一种盛酒器,酒从一边流出来,又向另一边转注进出,可以终日不歇,酒在滑稽里进出也是模棱两可,所以滑稽喻谐,非常恰当。就谐趣情感而言,它是美感的而不尽是美感的。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独立自足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是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