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机构全球化2、金融业务全球化3、金融市场全球化4、金融监管与协调全球化 充分发挥利率作用应具备的条件
充分发挥利率作用应具备的条件包括: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4、合理的利率结构 利率在市场经济中有何作用
答:利率是少数几个既能在宏观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又能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充当杠杆的经济调控工具。在宏观经济中利率一方面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投资;并进而调节社会总供给。在微观经济活动中,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影响家庭或个人的储蓄行为和金融资产选择。但就总体而言,利率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中的作用,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 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在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决定的。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间的比价,是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 怎样理解银行信用的特点及其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商业信用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产生后,在规模、范围、期限上都大大超过商业信用,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作如下理解: 1、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2、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了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 3、银行信用的产生又反过来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各种信用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其他信用形式。 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及其不同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
答: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和间接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前者包括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后者包括中介机构的承销价格或中标价格,投资者的认购价格。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
(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和调控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优点:(1)灵活便利;(2)安全性高;(3)规模经济。 局限性:(1)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2)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简述金融全球化对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1)金融全球化会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这是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2)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国家货币政策在执行中出现有效性降低的情况。 (3)同时,国际游资也会因一国利率提高而大量涌进该国,从而使该国紧缩通货的效力受到削弱。 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什么区别?
(1)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本跨国流动。 (2)两者的区别主要有:投资目的不同;投资期限与稳定性不同;对一国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同;对汇率和利率的影响不同。 简述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 (1)货币化程度低下。
(2)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3)金融市场落后。
(4)政府对金融实行过渡干预。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5)预缴进口保证金。 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
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主要表现在: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金融监管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金融监管从对象上看,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具体监管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准入的监管;
(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 (3)市场退出的监管。 股价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股价指数是由金融服务机构编制,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 股价指数的编制方法主要有:(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收支状况(二)通货膨胀程度 (三)利率水平(四)经济增长率差异 (五)财政收支状况 (六)外汇储备的多寡 六、论述题:
1、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可从两个方面考察: (一)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2、价格。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但也有特殊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且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
6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主要是指债券的利息率或股票的收益率于与货币需求反向变动。
6、企业与居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当企业对利润预期很高时,往往有较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当居民对价格预期较高时,往往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居民的货币需求增加。
7、其他因素,包括: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
(二)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
1、居民的货币需求。居民交易性货币需求与交易费用和货币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居民货币收入逐年增加,内生地推动了居民货币需求的增长。
2、企业的货币需求。企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产生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企业交易成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利率、商品交易费用和商品交易规模。
3、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主要为满足履行公共职能的需要,包括:职能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 2、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
(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给过多,但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
1、需求拉上,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 2、成本推动,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3、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失调;
4、其他原因,如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等因素。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 1、短期性;2、非政策性
3、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都极为初级和直接,如信贷规模、利率管制、直接干预等。
2.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并分析间接调控下这些工具所具备的优缺点。
3. 我国现阶段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大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指出我国应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策,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这两大政策所需的经济金融条件,从而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4、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