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51单片机串口收发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51单片机串口收发设计

51单片机做一些控制,主要功能是通过串口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并进行分析解码,等待一个外部触发信号到来后执行之前接收的指令动作。

正好手边有一片STC89C52,赶紧搭了个最小系统。STC89C52单片机可以通过串口下载程序,可是试了好几次都没有下载成功,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9针串口线忘了接GND(地线)。顺便总结下STC单片机下载不成功的主要原因:1、最小系统出问题(晶振对不对、复位电路对不对、引脚连线对不对);2、电平匹配问题(一般是要加MAX232电平转换芯片的);

3、串口线(串口线质量也是很重要的)连得对不对(至少连3根线TXD、RXD、GND),包括发送接收的方向对不对;

4、下载操作步骤对不对(单片机下电--->点下载--->单片机上电)。

排除了下载失败的故障后,就可以写代码下程序了。先写个串口调试功能的代码,使用串口接收中断方式,在主程序中将接受的字节回送到上位机中。串口收发设计(阻塞式设计)

/****************************************************-- File name : rs232.c

-- Abstract : 串口收发设计(阻塞式设计)

-- Author : hi2world-- Date : 2012-10-2*****************************************************/#include

//定义新类型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接收一个字节完成标志位bit rx_flag = 0;//全局变量,用于存放接收到的字节uchar rx_byte;

int main(){/*设置波特率*/SCON = 0x50; //串口工作在方式1,允许串行接收;PCON = 0x00; //SMOD设置为0TMOD = 0x20; //定时器1工作在方式2:8位自动重装载TH1 = 0xfd; //设置波特率9600TL1 = 0xfd;TR1 = 1; //启动定时器

/*开中断*/ ES = 1; //允许串行接收中断EA = 1; //开总中断while(1){if(rx_flag) //接收完成标志为1时,开始发送数据到上位机{rx_flag = 0; //清除接收完成标志位

SBUF = rx_byte; //发送while(TI == 0); //等待发送结束,可以加入超时等待处理}TI = 0; //软件清除发送中断标志位}return 0;}

/*串口中断服务子程序*/void serial_intserve() interrupt 4 using 1{if(RI) //判断是接收中断标志

{rx_flag = 1; //设置接收1字节完成标志rx_byte = SBUF; //取数据

RI?=?0;?//手动清除接收中断标志}}

对上述代码进行测试发现:

1、上位机每隔0.5s发送1个字节,代码可以很好的工作,没有丢失数据;2、上位机发送987个字节大小的文件,上位机接收到单片机回送数据986个,丢失1个;

3、上位机发送12307个字节大小的文件,上位机接收到单片机回送数据12286个,丢失21个;

4、上位机发送61541个字节大小的文件,上位机接收到单片机回送数据61453个,丢失88个。

一般情况,为了使串口收发更稳健,会使用缓冲区机制,也就是设计接收FIFO,将接收到数据先存放到FIFO中,这样可以防止在大数据收发过程中的覆盖问题。FIFO一般设计成环形的,有一个读指针和一个写指针,对FIFO操作时会先检查这两个指针来确定FIFO的状态。为了区分FIFO的满状态和空状态,往往会牺牲掉FIFO一个存储单元,使得形成这样的条件:

1、写之前,检查发现如果wr_ptr+1?=?rd_ptr,则表示FIFO已满(实际FIFO还有1个空位,但被我们牺牲掉了);

2、读之前,检查发现如果rd_ptr?=?wr_ptr,则表示FIFO为空(这时FIFO是真心空的)。

串口收发设计(非阻塞式设计)

/****************************************************-- File name : rs232.c

-- Abstract : 串口收发设计(非阻塞式设计)-- Author : hi2world-- Date : 2012-10-2

*****************************************************/#include

/*定义新类型*/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

/*定义一个接收缓存fifo*/#define MaxRevByte 16 //fifo长度为32个字节

uchar data Rev_fifo[MaxRevByte]; //定义一个32个字节的环形FIFO,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

uchar data * data Base_ptr = Rev_fifo; //指向fifo的指针,实质就是fifo的首地址uchar Wr_cnt = 0; //写指针的偏移量,则写指针Wr_ptr = Base_ptr + Wr_cnt;uchar Rd_cnt = 0; //读指针的偏移量,则读指针Rd_ptr = Base_ptr + Rd_cnt;/*接收一个字节完成标志位*/bit rx_flag = 0;

int main(){/*设置波特率*/SCON = 0x50; //串口工作在方式1,允许串行接收;PCON = 0x00; //SMOD设置为0TMOD = 0x20; //定时器1工作在方式2:8位自动重装载TH1 = 0xfd; //设置波特率9600TL1 = 0xfd;TR1 = 1; //启动定时器/*开中断*/ ES = 1; //允许串行接收中断EA = 1; //开总中断

/*串口接收数据*/while(1){if(rx_flag) //接收完成标志为1时,开始发送数据到上位机{rx_flag = 0; //清除接收完成标志位if(Rd_cnt == Wr_cnt) //FIFO已空

{//复位缓冲区指针偏移量Rd_cnt = 0;Wr_cnt = 0;}else {SBUF = *(Base_ptr + Rd_cnt);Rd_cnt = (Rd_cnt + 1) & (MaxRevByte - 1);}

while(TI == 0) //等待发送结束 {;} TI = 0; //软件清除发送中断标志位}}return 0;}

/*串口中断服务子程序*/void serial_intserve() interrupt 4 using 1{if(RI) //判断是接收中断标志

{uchar temp;temp = (Wr_cnt + 1) & (MaxRevByte - 1); if(temp == Rd_cnt) //FIFO已满

{;}else{ *(Base_ptr + Wr_cnt) = SBUF;Wr_cnt = temp; //将接收到的数据放到fifo中}rx_flag = 1; //将接收数据完成标志位置1,以供查询RI = 0; //清除接收中断标志位 } }

对代码进行同样的测试:

1、上位机每隔0.5s发送1个字节,代码可以很好的工作,没有丢失数据;2、上位机发送987个字节大小的文件,上位机接收到单片机回送数据986个,丢失1个;

3、上位机发送12307个字节大小的文件,上位机接收到单片机回送数据12286个,丢失21个;

4、上位机发送61541个字节大小的文件,上位机接收到单片机回送数据61429个,丢失112个。

从上面的测试数据上看,阻塞式的串口收发反而比非阻塞式的要好一些些。但是按照很多书本上以及原理上推论,应该是非阻塞式的远好于阻塞式的,但今天的测试结果让我有些不敢相信。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好像得出点结论:

1、在这个测试中,单片机仅仅只在做2件事:接收与发送。任务太简单,阻塞式的也能很好的工作,反而非阻塞式的没有体现出它的好处来;

2、这个单一的任务中,非阻塞式的要对FIFO进行读写,反而要消耗时间,从而导致上面的测试数据看好阻塞式的;

3、如果增加其他的任务,非阻塞式的理论上应该比阻塞式的工作的好,当然有待验证;

4、确实应该多做实验,不能光看书上怎么写,要实际测试,看看哪些情况下适用哪些方法

51单片机串口收发设计

51单片机串口收发设计51单片机做一些控制,主要功能是通过串口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并进行分析解码,等待一个外部触发信号到来后执行之前接收的指令动作。正好手边有一片STC89C52,赶紧搭了个最小系统。STC89C52单片机可以通过串口下载程序,可是试了好几次都没有下载成功,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9针串口线忘了接GND(地线)。顺便总结下STC单片机下载不成功的主要原因: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857s292qi6k2tg1xudp48fsc2a7k200ri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