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五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业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 一.企业与现代社会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现代社会基本上由四类组织所组成,即: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家庭。
社会通过各种法律法规认可了企业的建立,给予它利用所需各种生产资源的权利。反过来企业也给予社会以回馈,提供就业机会,繁荣社会经济,创造和生产出大量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二.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是评价人或组织行为善恶的标准和原则。
历史阶段 1 工业化初期 2 工业化中期 3 工业化后期 4 后工业化时期 企业目标 股东利润最大化 企业利润最大化 追求企业相关利 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 兼顾员工利益 益者价值最大化 价值最大化同时要保 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社会责任 更小 更大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主动节约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企业活动对生态的破坏。
资料
..
第五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管理的方法论 一.管理方法的重要性
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管理原理必须通过管理方法才能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管理哲学
各种管理方法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管理方法体系,而作为管理方法体系前提的是管理方法论,即管理哲学问难。
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管理哲学构成:
1. 管理辩证法 2. 管理认识论 3. 管理文化
4. 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三.关于管理方法的分类
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二节 管理的法律方法 一.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易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法律方法的内容,不仅包括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而且包括相应的司法工作和仲裁工作。 司法工作是指国家的司法机关按照法律和法规解决各种纠纷和审理案件的执法活动。 仲裁即公断。经济仲裁分为经济合同仲裁和涉外仲裁两类。 法律方法的实质是实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 二.法律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一)严肃性
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必须严格地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 (二)规范性
法律和法规是所有组织和个人行动的统一的准则,对他们具有同等的约束力。 (三)强制性
法律、法规已经制定就要强制执行,各个企业、单位以至每个公民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遵守。 法律方法的运用:
1. 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
2. 提哦啊接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3. 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法律方法从本质上讲是通过上层建筑的力量来影响和改变社会活动的方法。
资料
..
第三节 管理的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述工作的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的实质是通过行政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一)权威性
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 (二)强制性
行政权力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对管理对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 (三)垂直性
行政方法通过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实施。 (四) 具体性
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行政方法比较具体。 (五) 无偿性 作用:
1.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能够迅速有力地贯彻上级的方针和政策,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地控制。 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行政方法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使全局、各部门和各单位密切配合,前后衔接,并不断调整它们之间的进度和相互关系。 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 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 3.信息在运用行政方法过程中至关重要。
4.行政方法的运用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因此,对行政下述来说有较强的约束力。 第四节 管理的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一) 价格
在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里,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 (二)税收
税收是国家取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信贷
信贷是银行存款、贷款等信用活动的总称。 (四) 利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反映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 (五) 工资
工资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 (六) 奖金与罚款
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
资料
..
感。
二.经济方法的特点 (一)利益性 (二)关联性 (三)灵活性 (四)平等性
三.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
(一)要注意将经济方法和教育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二)要注意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
(三)不要迷信重奖重罚的作用,防止以罚代管的倾向。 第五节 管理的教育方法 一.教育方法的实质和任务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从德智体诸方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的行为符合管理的要求。 二.教育方法的特点 (一) 强制性 (二) 示范性 (三) 群体性 (四) 个体性 (五) 自主性
三.教育方法应用的方式
教育方法是管理的最好方法,因为教育能使人的思想品德、思维方法、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文明程度、劳动态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 专业式教育 (二) 情景式教育 (三) 启发式教育 (四) 互动式教育
第六节 管理的技术方法 一.技术方法的内容和实质
技术方法是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根据管理活动的需要,自觉运用自己或他人所掌握的各类技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的管理方法。包括信息技术、决策技术、计划技术、组织技术和控制技术等。
管理的技术方法的实质是把技术融进管理中,利用技术来辅助管理。 具体体现:
(1) 根据不同的管理问题,选用不同的技术;
(2) 在了解每种技术的适用范围的前提下,尽可能把所掌握的技术用到是出,发挥技术
的积极作用。
二.技术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一)特点 1.客观性 2.规律性 3.精确性 4.动态性 (二)作用
资料
..
1.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与信息的质量。 2.决策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决策的速度与质量。
3.计划、组织的控制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有关职能的执行效率,促进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 4.技术在组织中的运用和被重视为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而只有那些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的组织才有可能长盛不衰。 三.技术方法的正确运用
1.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2.既然技术不是万能的,管理者在解决管理问题时,就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方法。
3.管理者使用技术方法有一定的前提,即他本人必须努力学习新技术的应用方法,指导技术的价值所在和局限所在,并在可能情况下,多向组织内外的技术专家请教,弥补自身某些方面知识的不足。
资料
管理学笔记整理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