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六章企业所得税6.1复习笔记考点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征税对象,按照量能课税的原则,对纳税人征收的一种直接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凡在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按照纳税义务的不同,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一)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这里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其中,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二)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1/89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考点二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一)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二)非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非居民企业负有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具体包括两种所得:(1)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的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三)所得来源的判定表6-1所得来源的判定2/89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考点三税率(一)基本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其基本税率为25%。但是,对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但实际征税时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二)优惠税率为了照顾众多小型微利企业的实际困难,在确定25%比例税率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说明】财税〔2018〕77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89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考点四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一)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原则和依据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核算得出的会计利润是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若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企业的会计利润在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后才能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所得税额。(二)收入总额的确定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三)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是指永久不纳入征税范围的收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的收入总额中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四)免税收入4/89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免税收入是指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主要包括:(1)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上一项和本项所称的权益性收益均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说明】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虽然都不用缴税,但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税前扣除或者计入折旧、摊销进行税前扣除,而免税收入可以。(五)准予扣除的支出项目准予扣除的项目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在实际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本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2)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3)除《企业所得税法》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主要的扣除项目标准包括:1.工资、薪金支出5/89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