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护理核心制度试题(二)
护理核心制度试题
1、护理业务查房的内容包括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情况,讨论(重症)护理或护理问题较多的病例。
2、交班中发现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及器械(物品)不符时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
3、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4、输血前需(两人)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量(血袋编号)及交叉配血报告,无误后方可输入。
5、参加护理会诊人员由(专科护士)或由护士长选派的(骨干护士)组成。 6、发生(严重)护理缺陷时,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时,重大药品发生安全问题时,必须向护理部或主管部门请示报告。
7、各项操作前均需执行(告知)制度,按(三查七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8、抢救危重病人时,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日夜有专人守护,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代,口头医嘱要(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实后方可执行。
9、各种药品(分类)放置,带盒存放,标签清楚,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细胞毒性)等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
10、无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无菌物品开封后要注明(开封时间)超过(24h)不得使用。
11、接手术病人时,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及(病人)三方核对,确定手术部位(体表)标识,携带病历X光片等,将病人接入手术室。
12、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应给予(一)护理,(每小时)巡视一次。
13、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病人仍给予(二)级护理,(每两小时)巡视一次。
14、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标签清楚)专人负责(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15、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病人(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16、病人不可自行调换病室或床位,住院病人不得擅自离院或(外宿)确有重要原因必须离院者,需签署(离院知情承诺书)由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17、病人有自杀倾向时,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没收(锐利)的物品和(私藏药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18、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19、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消毒物品供应中心)、护理部和(药剂科)。
页脚内容3
三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护理核心制度试题(二)
20、发现病人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加压高流量给氧,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
21、化疗药物外渗(24h)内可用冰袋局部冷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22、发生火灾时,遵循(高层)先撤、(病人)先撤、(重病人)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后撤离原则,将病人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稳定病人情绪,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23、供氧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泄露)、(助燃),应经常检查(氧气阀)有无漏气,定期保养。禁止任何人在病区(吸烟)及使用(打火机),需要用明火时应关闭氧气。
24、监护仪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漏电)(报警)、(机械故障)。 25、使用平车时为预防撞伤、坠车,应定期检查、保养,推病人时注意安全,避开(障碍物),应打开(两侧护栏)避免坠车摔伤,下坡时避免失控,应将病人头部(向上),工作人员(在下)。
26、体温表每次使用后侵泡于(0.5%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中,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由专人负责。
27、皮试液、胰岛素、肝素、疫苗、血制品及稀释后的抗菌素等放(冰箱内)保存,定期检查,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28、毒麻药品设专柜存放,(专人)保管,严格(加锁),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
29、一次性无菌物品应放置在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并在外包装标明的有效期内使用。
30、应用各种安全警示标识,保证病人安全,对倾向性问题,做到三预:(预见)、(预查)、(预防)。
31、病人环节监控包括:新入院、(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2、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在用(碘酒酒精)消毒。
33、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34、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暴漏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35、接触传播是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36、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7、负压病房是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的空气按照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病区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
38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 39、普通门诊、普通病房属于(中等)危险区域,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属于(极高)危险区域。
40、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要求,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
41、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
页脚内容3
三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护理核心制度试题(二)
的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4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43、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时应穿隔离衣。
44、隔离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45、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46、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47、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1次。专职人员应以(查阅病例)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病例。
48、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49、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50、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肥皂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5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52、大咳血患者(绝对卧床),取(患侧)卧位,出血部位不明时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53、发热患者鼓励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食或(软食)。
54、压疮1期患者(禁止)局部皮肤按摩,(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 55、如有多处伤口需换药,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56、胸腔闭式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57、仰卧中凹位,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58、中毒性质不明时,洗胃液可选用(温开水)或(等渗盐水)。
59、轴线翻身时,保持(整个脊柱)平直,翻身角度不可超过(60℃)有颈椎损伤时,勿扭曲或旋转患者头部,保护颈部。
60、烧伤创面护理实施暴露疗法时,室温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50—60%)床单位(每日)用消毒液擦拭。
页脚内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