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学习习惯对个体学习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如何?通过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表明,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不强;智力型学习习惯不够理想;策略型学习习惯明显不足;技能型习惯尚需大力强化;研究型学习习惯层次不高;学生学习习惯发展不平衡;众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异不太明显。为此,提出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与建议。

“习惯”是人的一种比较固定的行为方式,是指一个人在长期里形成的定型性、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起来并成为个体需要的一种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这就要求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提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水平,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智力、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收获,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结果的收获。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

1

“学习习惯”尽管是一种抽象的学习行为方式,但它对个体学习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稳固的认知风格和高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人格发展,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如何?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呢?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学校课题组对本校学生进行了比较全面、详细的调查研究活动,希望能从中得到启示。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2

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紧密联系的,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理论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校在2007年开始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课题研究。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探索、总结,初步在全校师生中建立起“良好学习习惯是为学生成长奠基最有效的保证”的教育理念。有了这样的基础,学校今年继续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进行深化、扩展,努力构建良好学习习惯的测评系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习习惯的形成变化,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现有的学习习惯成型度和效能度,从而有针对地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进一步发挥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推动作用,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

本校7至9年级16个教学班中,随机每班抽取学生作为调查的对象。 三、调查方法

本调查活动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学校课题组制订了问卷调查表,严格培训调查人员,做到了要求、时间、行动“三统一”,调查人员对全校随机抽取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再与这些学生进行交谈,记录有关情况;然后将问卷调查结果和交谈记录对比分析,减少

不真实成分,确定问卷调查的可信度,最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3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课题组发出问卷调查表400张,收回338张,回收有效率84.5%。这次调查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出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有38.7%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好,16.1%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其余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稳定,时好时差。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交谈记录的综合分析研究,学校课题组认为: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不容乐观。

1.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不强。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自我认识,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种认为的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这次活动的坚持性,能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活动的情绪。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自我效能水平高的学生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常常信心十足,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活动;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把注意力方在该集中的地方;敢于正视学习困难,并加倍的努力,直到达到学习目的。自我效能水平高的学生,学习习惯表现良好,学习成绩往往也比较好。 [表一]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调查内容 课堂上使用的学习用品是否每次必带不忘? 能否坚持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坐在课桌前是否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习中有经常沉迷于空想的时候吗? 学习时有下意识的动作吗? 肯定 30.2% 46.7% 24% 23.2% 21.6 否定 13.9% 9.5% 11.8% 35.2% 36.4% 7.9% 28.3% 54.7% 不一定 55.9% 43.8% 64.2% 41.4% 42% 39.1% 37.1% 23.2% 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任务,你经常想尽办法去完成,不达目的不放弃吗? 53% 是否对薄弱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科格外努力用功学习? 课堂上是否有意发表一些逗人发笑的奇谈怪论? 34.6% 22.1% 4

9 10 老师不在,你是否能自觉地学习? 是否经常被老师提请注意? 27.8% 13.3% 16% 54.4% 56.2% 32.2% 从表一可以看出,一是学生学习准备不充分,只有30.2%的学生能带好学习用品,46.7%的学生能做好课前准备,有13.9%的学生不做学习准备,甚至有少数学生上课预备铃响后不进教室,还在室外观望。二是学生学习时耽于空想。只有24%的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3.4%的学生上课沉迷于空想。有21.6%的学生上课做小动作,22%的学生上课有意发表一些与学习无关的逗人发笑的奇谈怪论。三是学习自我监控的能力差。当老师不在时,有16%的学生不会自觉学习,13.3%的学生经常被老师提请注意。四是学生学习存在畏难情绪。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任务有困难时,7.9%的学生自动放弃应该完成的学习目标任务;对薄弱学科的学习,28.3%的学生不愿对薄弱学科格外用功学习。

造成的原因有:一是学生对学习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学生从小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三是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丧失了信心,故意调皮捣蛋,消磨时光;四是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以及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有待增强。

2、智力型学习习惯不够理想。智力型学习习惯是指与智力因素相关的并保证学生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的学习习惯。从表二可以看出,①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喜欢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的学生只占22.8%,有26.9%的学生没有思考与学习有关的问题;经常琢磨教材和老师讲课的思路的学生占23.6%,18.5%的学生不会注意这个问题。②主动质疑问难的习惯:课堂上能从不同的角度提问的学生占19.3%,主动询问他人的占

5

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学习习惯对个体学习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如何?通过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表明,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不强;智力型学习习惯不够理想;策略型学习习惯明显不足;技能型习惯尚需大力强化;研究型学习习惯层次不高;学生学习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7wvu4cd0q3bj0w6iip07zlrl1bkfq012y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