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卖报小姑娘的歌教材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卖报小姑娘的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能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卖报歌》VCD或CD。 学生:搜集有关聂耳的资料。 教材简析

1933年秋天,聂耳在上海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几次遇到一个卖报小姑娘,小姑娘把报名喊得十分顺口悦耳,在聂耳听来,就好像是一首动听的歌。后来,聂耳了解到小姑娘家境贫寒,父亲多病没有工作,母亲日夜在家中操劳,全家就靠她卖报挣点钱维持生计。聂耳很同情她,决定创作《卖报歌》来帮助她。聂耳把要创作《卖报歌》的想法告诉安娥,并请安娥写好歌词,自己很快就谱好曲。然后,他拿着歌曲去找卖报的小姑娘,并唱给她听。小姑娘听了,高兴得拍手叫好,并说:“聂先生,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唱出来,那我就可以边卖边唱了。”聂耳笑着点头赞许,回来就与安娥商量,按小姑娘的话把最后一句歌词改为“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卖报歌》便由此产生,并流行开来。

这篇课文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写的,它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10段),主要介绍聂耳在街上遇到卖报小姑娘,了解到她的悲惨生活,决定为她写一首《卖报歌》。第二部分(11~13段),讲聂耳回家后请安娥写出歌词并很快谱上了曲子。第三部分(14~17段),讲述聂耳请小毛头试听《卖报歌》,并进行修改。第四部分是最后一个段,写《卖报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

建议本课教学用1课时。

卖报小姑娘的歌教材分析

卖报小姑娘的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能默读课文,复述课文。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卖报歌》VCD或CD。学生:搜集有关聂耳的资料。教材简析1933年秋天,聂耳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7w6u5mi9652amw9lhr375cln2z0an008e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