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四、学分:3.5 课时:56 五、考核方式:考试
六、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七、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八、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无机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及其效应,初步了解环境化学任务(课题)的研究方法。明确环境化学的任务和目的以及环境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 九、说明
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环境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内容包括各环境要素介绍、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过程及其生物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等章节。对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固体废弃物处置、光化学烟雾等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的经典研究结果及最新研究动向进行讨论。
1、使用教材:戴树桂.《环境化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参考资料:何遂源.《环境化学》.华东理工出版社,2005 十、基本教学内容
第1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了解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掌握对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 【教学重点】
环境化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教学难点】
主要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精品----
【主要内容】 1.1 环境化学
1.1.1 环境问题 1.1.2 环境化学 1.2 环境污染物
1.2.1 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1.2.2 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1.2.3 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介
第2章 大气环境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大气的层结结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污染物遵循这些规律而发生的迁移过程,特别是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了解描述大气污染的数学模式和酸雨、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
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污染物遵循这些规律而发生的迁移过程。 【教学难点】
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主要内容】
2.1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2.1.1 大气的主要成分 2.1.2 大气层的结构 2.1.3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2.2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2.2.1 辐射逆温层 2.2.2 大气稳定度 2.2.3 大气污染数学模式
2.2.4 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2.3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2.3.1 自由基化学基础 2.3.2 光化学反应基础
----精品----
2.3.3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2.3.4 氮氧化物的转化 2.3.5 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2.3.6 光化学烟雾
2.3.7 硫氧化物的转化及硫酸烟雾型污染 2.3.8 酸性降水
2.3.9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2.3.10 臭氧层的形成与损耗 2.4 大气颗粒物
2.4.1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消除 2.4.2 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 2.4.3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2.4.4 大气颗粒物来源的识别 2.4.5 大气颗粒物中的PM2.5
第3章 水环境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天然水的基本性质,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进行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解吸、絮凝-沉降等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并运用所学原理计算水体中金属存在形态,确定各类化合物溶解度,以及天然水中各类污染物的pE计算机pE-pH图的制作。了解颗粒物在水环境中聚集和吸附-解吸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和分配系数、挥发速率、水解速率、光解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类水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教学重点】
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和分配系数、挥发速率、水解速率、光解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废水问题的基本原则以及废水净化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主要内容】
3.1 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
3.1.1 天然水的基本特征
3.1.2 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