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X同志出生于X年X月,中共党员,研究生文化程度。X年X月,他积极响应上级组织号召,被选派到镇X村任第一书记,X年X月选调至X镇X社区担任脱贫攻坚工作队长并兼任第一书记。
自从他任职以来,这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带着一腔饱满的工作热情,在极为平凡的岗位上,扎扎实实地工作,默默无闻的奉献,得到了老百姓的良好口碑,镇村两级的交口称赞和上级部门的一致认可,树立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用心使他与群众心心相贴
熟知农村工作的人都知道;“基层工作难,做好农村工作更难,要做一名优秀村官干难上加难。”尽管从小生长在农村,也对农村工作经验稍有积累的他,也未敢有丝毫的懈怠。他深知一个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在工作之初他就铁定了要坚持“三心”。
一是必须虚心。
他坚信“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作为一名县直部门派驻农村任职的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开展工作,唯一的捷径就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勤走访、深调研、接地气。他深知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智慧
是无穷的。他真正沉下身子,融入群众,虚心学习。工作中他力求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率先垂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理论政策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深入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普通群众家中走访座谈,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征询他们对社区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与群众的交谈了解中不难发现,他的脸上总是流露着和蔼可亲的会心微笑,随着时间的推移,悄悄拉近了与干群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群众都把他当做是一家人。
二是务必热心。
农村工作人情味很足,农村干部遇到的问题也是复杂多样。因此,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带着感情,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去面对群众大大小小的问题。以农村干部的一言一行真心实意去感化群众。
如他在走访中发现一个三口之家:小女孩在学校成绩优异,但其母亲先天聋哑,父亲靠打零工维持家用。考虑到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他就积极想办法,帮助出具贫困证明,寻求爱心人士帮助,现在孩子每年的生活费住宿费大部分由爱心人士资助。考虑到孩子还有书费等其他一部分费用开销,他又风雨兼程往返于教育主管部门,乡镇和学校之间,为孩子争取贫困生补助名额。事情办成了、衣服淋湿了、他脸上
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就在那一刻,家长和孩子的心被感动了,校领导也被感染了,他们总结出了一句话是:“有这样好的农村干部,群众能不拥护吗?”
三是坚定信心。
人们常形容农村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真实地道出了农村工作的复杂与艰辛,更何况是对于一个而立之年的团干部,其中品尝到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X社区是典型的农村社区,社区的水浇地都被征为园区用地,尽管社区两委一直再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但发展思路还不明晰,社区居民们对他的到来并没有抱多大希望,有的人甚至还投来怀疑的目光说:“他不在县直机关工作,反到农村来任职,十有八九肯定是来镀金的。”然而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为X谋发展的信心,反而让他更冷静。
他说:“X社区曾经是X镇镇的一面旗帜,现在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落后了,一些群众对此表现出的冷漠,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了他们想要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他坚信,X的历史积淀很深,只要干部一条心,干群拧成一股绳,把发展的路子选准,重振X雄风指日可待。就这样,他的一言一行虽在点滴之间,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社区的群众已经自然而然地把他当做自己其中的一员。 二、用情让镇村干部刮目相看
随着他农村工作的深入,角色的转变,观念的更新,感
情的投入,他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经常受到想解决矛盾问题苦无良策的困扰,迫使他经常自己冥思苦想,讨教周边,外出取经。
繁重的工作任务也顾不上照顾家庭、接送孩子。这使好多熟知他的人都说:“这孩子怎么一股筋,简直成了个工作狂。”但谁也没想到,来自家庭、父母、亲友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使他不仅迸发出无穷的工作动力在铁定有了用心的同时,坚定了他拿定用情的决心。
一方面是他坚定只有班子团结,才能出战斗力。 数年的农村工作磨炼,使他认准一个“死理”,那就是社区领导班子有没有战斗力,社区干部在群众中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社区“两委”班子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切实搞好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团结和谐,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关键,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
他要求社区“两委”成员做到:对话不对抗、团结不分裂、互谅不互攻、补台不拆台,得到班子成员的一致认可。他非常注重经常性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沟通,遇事都会征求每位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他积极运用“四议两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