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只填序号)。(3分) ①如同“瀑布”和“大树”。
②犹如天庭之怒,则雷鸣电击;大地之怒,则山崩海啸。 ③就像蜜蜂一样,为了一点小小的冲撞,竟然把自己整个生命付诸最后的一蜇。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第Ⅱ卷 (50分) 六、作文(50 分) 23.题目:相遇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共70分)
一、评分:共12分。每小题2分。 1.D 2.B 3.A 4.C 5.B 6.C 二、共8分 7.⑴醉里挑灯看剑 ⑵波澜不惊 一碧万顷 ⑶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评分:共5分。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8.①施耐庵 ②示例:林冲 ③官逼民反
第 16 页
评分:共3分。每空1分。 三、共11分
9.示例:①成长壮大 ②改革腾飞 ③搬迁调整 ④再铸辉煌 评分:共4分。每空1分。
10.首钢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评分:共4分。内容3分,语言表达1分。
11.①科学规划(或答“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②设备先进 ③节约环保生产
评分:共3分。每空1分,③空只答“节约”或只答“环保”该空不得分。 四、共8分 12.⑴这 ⑵长到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3.⑴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⑵可以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 ⑶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评分:共3分。每小题1分。
14.①安贫乐道 ②高雅情趣 ③效仿先贤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五、共31分 (一)共15分
第 17 页
15.①饥寒交迫让“我”亢奋坚强。②热腾腾的饭菜让“我”倍感温暖幸福。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2分。
16.①生命的潜质不能得到发挥。②变得弱不禁风。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2分。
17.示例一:这句话揭示了“苦难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道理。作者先回忆了江汉平原的寒冷及带给自己的种种感受,然后,联想到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体验真正的寒冷,进一步推想其后果,从而得出“苦难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结论。
示例二:这句话揭示了:人必须经历寒冷的磨练,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更加茁壮地成长。作者写了过去关于寒冷的珍贵记忆,又写了现在的人们因生活条件优越而失去体验寒冷的机会,通过今昔对比,表明寒冷带给人痛苦的同时,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读者领悟到磨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评分:共7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语言表达2分。 (二)共8分
18.①咳嗽在有些情况下对健康是有利的;②发热是友不是敌;③以病治病促健康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9.“也许”一词①一方面提出了生病在有些情况下是好事
第 18 页
的看法,同时也不否定生病危害人体健康的观念;②另一方面,由于医学界对如何分辨生病的“好”与“坏”尚存在不同见解,使用“也许”更准确,也更符合实际。 评分:共5分。每个要点2分,语言表达1分。 (三)共8分
20.①愤怒会招来祸患,②酿成悲剧,③让人功亏一篑。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1.①身处险恶、苦难、无奈的境遇,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②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22.② ③ ①
评分:共3分。每空1分。 第II卷 (50分) 六、50分 作文评分标准
内容、表达(46分)说明书写(4分) 一类卷
(50—43)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46一39分以4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4分
第 19 页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42—37)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38一33分以3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6—30)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32一26分以2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9—0)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25一0分以1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
第 20 页
式不规范。 说明:
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5分。
第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