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库和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改革开放 D.党的建设 3.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一场阶级革命 4.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三大 D.南方谈话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基础是: 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与“第一次革命”相同的地方是:

A. 革命的性质 B. 革命的条件 C. 革命的内容和对象 D .革命的形式和手段

9.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的一个世界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银行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0.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进程是在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二

二、判断题(全部正确)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但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它也会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和威胁。

三、多项选择题

1.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表现

2.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A.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D.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3.到了20世纪中后期,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其主要表现为:

A .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 B. 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 .资本在国际领域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D.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但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它也会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和威胁。

6.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7.改革与开放紧密相连,我们可以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叫改革,但是不能把改革政策都称为开放政策。

四、简答题

四、简答题(10分)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4分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分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2分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2分

第 八 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我国现阶段所有制机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所有制中占主体地位 B.在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C.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A.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5.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是:

A.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6.下列各项属于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的是 A.改革 B.开放 C.扶贫 D.就业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的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9.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了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的不足,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陈云 D.周恩来

10.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应该是:

A.承包制 B.租赁制 C. 股份制 D. 私有化 二

二、判断题(全部错误)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 2.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只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不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5.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

6.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多项选择题

1.“三农”问题是指:

A.农业 B.农村 C.农民 D.农民工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3.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 D.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到支配作用。

三、判断题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 2.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只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不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5.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

6.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胡锦涛在邓小平这个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 8.我国现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基础薄弱。 四、材料题 四、材料题(题目来源:2005年考研政治试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4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 城填化比例 城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请结合材料说明:(1)为什么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2253元 6280元 8000元 50% 36.2% 18000元 50% 15.9% 29% 2000年 11.5% 2024年

「答案要点」

(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4分

因此,“三农”总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4分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1分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2分

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2分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2分

注:回答第(2)个问题,考生若列举出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其他合理措施,也可

酌情给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库和答案 

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改革开放D.党的建设3.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一场阶级革命4.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7pja1fvc30fluh9bax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