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 (3)(1)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 II乙组同学根据甲组同学的猜想,通过定量分析绘制出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像确定溶质成分。 CO2 CO2 CO2 CO2
HCl HCl HCl
A.Na2CO3 B. C . D.
16.(哈尔滨)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Na+外,还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A同学:含有OH-、Cl-、C032- B同学:含有OH-、Cl-、Ba2+ C同学:含有(2)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B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将所加试剂调换成足量的另一种试剂(4)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C同学取该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渡中的离子成分。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时,一般应加入(5)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1)U形玻璃管左、右两端均产生白色沉淀(或U形玻璃管左端产生白色沉淀,右端也产生白色沉淀) (2) OH-、Cl- (3)B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或B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加入硫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钡离子,所以B同学“自己的猜想不成立”的结论正确。但无法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若离子成分是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滴加硫酸钠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所以“A同学猜想成立”的结论不正确。因此B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或B同学的结论不正确)。
[或B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加入Na2S04溶液,无明显现象,无法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离子,所以“A同学猜想成立”的结论不正确(或B同学的结论不正确)。]
[或不正确,若离子成分是OH-和Cl-,滴加Na2S04溶液,也无明显现象。所以“A同
HCl 11
学猜想成立”的结论不正确(或B同学结论不正确) (4) H2S04 (5)适当的、适量的试剂 (6)(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
17.(鄂州)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该食品已放置两月有余。请你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实验步骤 取足量的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触摸杯壁 实验现象 结论 可继续作干燥剂 (2)猜想: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CaO外,还可能含有Ca(OH)2和 ; (3)请设计实验证明(2)中你所填的物质是否存在。
⑴烧杯壁发热 ⑵CaCO3 ⑶将小纸袋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CaCO3,否则没有 18.(荆州)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 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常温下的溶解度/g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NaCl 36 7 NaOH 109 13 Na2CO3 21.5 11 NaHCO3 9.6 9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 。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 ,
你的判断依据是 。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 (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 19.(2015?株洲)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
12
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 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
Ⅱ.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3: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
(1)猜想 1 错误(填“1”或“2”或“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 ,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 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 【总结与提升】
(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称量 .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 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 ,会加速食品变质.
(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CO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