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语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恰当的运用语言空白艺术,及时给学生留下自觉思维,自觉内化的机会,则会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把握设置原则
鲜明的针对性。空白设置是课堂教学的1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围绕教育教学的目标,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和内容。因而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当时的教学实际情景的需要,配合有声语言相机而用。故弄玄虚,有百害而无1益。
讲究适度。难度要适中,具备1定的启发性和思考量。过难,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易,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1方面的内容,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设置空白,知识间的梯度要适当。同时要注意1堂课空白的频度。如果空白过多,则显得过于空虚,学生会感到茫然无获。
空白只是教师语言的停顿,并不是思维过程的中断。设置空白就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材料和动力,以燃起学生探求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获得反馈信息后,纠正学生的思路。因而空白设置必须遵从探索性的原则。因此设置空白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最关注的,同时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或与学生已有认知相矛盾的素材。然而也不能盲目强调趣味性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甚至把学生引入歧途。 2、捕捉设置的时机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就可灵活地,不失时机地把语言空白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引言是1堂课的“序曲”,过渡语是知识间的“纽带”。教学中可用有趣的图片,精彩的镜头或生动形象的语言做“引子”,将学生带入情景后,设置悬念,留下空白,让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和求知愿望时才进入课题。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许多同学喜欢看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但常常是在午夜收看,请问这是举办国家有意选在夜间进行的吗?
2、太平洋上,1对双胞胎诞生了,父亲却犯了愁,先出生的是妹妹,后出生的却是哥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3、开会日期是9月10日,李先生不慌不忙,9月101日才出发赴会,竟然并未迟到!你知道这是怎麽回事吗?
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了高度思维状态中,又急于揭开其中的奥秘,这时再讲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会格外集中。
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所有的知识点和盘托出,把思维内容全部表现在语言上,有些内容可以通过空白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心领神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1、相近或相对知识处的空白。这类知识教师通常可采用图表比较法进行教学。如学习“寒流和暖流”时,教师在讲解、分析、图示了寒流的流向、对海洋表面等温线的影响、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后,可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完成暖流相应的知识。
洋流 流向(1般规律) 等温线(1般规律)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寒流 从高纬流向低纬 向低纬弯 减温减湿 暖流
再如,教师图示了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后让学生自己完成12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
2、关键和难点处的空白。这并非回避,“知难而
退”,而是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重要手段之1。随着课
堂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教师再讲清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配以相应的空白,可使学生进1步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发展学生多端思维和灵活变通的能力。若把难点分析得过于细致透彻,实际上不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讲到问题的关键处有意卡住──如在学习“黄赤交角的意义”后,留下空白材料“黄赤交角变为24度或者变为23度,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怎样变化?5带的范围又将如何划分?”再如,讲了流星现象产生的原理以后,反问:在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看到流星行现象吗?流星现象对我们的生活、生存有什麽深刻影响?
3、学习误区处的空白。在教学中,学生先前的错误感觉、印象、观念、习惯性思维定势往往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致使学习进入误区。教师要针对误区,设置空白,暴露问题,纠正和理顺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在学习“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时,设问:在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我们感到气候炎热,对吗?讲了河流的补给后,让学生判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汛期1定出现在夏秋季节,对吗?
另外在课堂中,常常需要组织教学,这时也可以运用空白艺术。青少年注意力持续性差。教师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对学生思维过程可起到调控的作用。当学生昏昏欲睡,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或者“走神”的情况下,有经验的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会戛然而止,原有的刺激突然消失后,学生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到教师身上,思维重新回到教学中来,片刻的“空白”后,教学秩序重又井然。
结课是1堂课的“余音绕梁”。设置空白,激起学生进1步探究的兴趣和继续思维的浪花,“言已尽而意未穷”,从而实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如讲完“地球的自转的地理意义”,抛出1问: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金星1样,自东向西,那么地球上水平运动
的物体,其偏向规律又将如何?
再如,讲完“中国地形特征”后问:如果青藏高原处还是1片汪洋……?
又如讲完“气温的水平分布”后,让学生讨论:随着时光的推移,低纬会不会愈热,极地会不会更冷? 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语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恰当的运用语言空白艺术,及时给学生留下自觉思维,自觉内化的机会,则会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把握设置原则
鲜明的针对性。空白设置是课堂教学的1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围绕教育教学的目标,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和内容。因而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当时的教学实际情景的需要,配合有声语言相机而用。故弄玄虚,有百害而无1益。
讲究适度。难度要适中,具备1定的启发性和思考量。过难,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易,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1方面的内容,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设置空白,知识间的梯度要适当。同时要注意1堂课空白的频度。如果空白过多,则显得过于空虚,学生会感到茫然无获。 空白只是教师语言的停顿,并不是思维过程的中断。设置空白就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材料和动力,以燃起学生探求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获得反馈信息后,纠正学生的思路。因而空白设置必须遵从探索性的原则。因此设置空白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最关注的,同时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或与学生已有认知相矛盾的素材。然而也不能盲目强调趣味性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甚至把学生引入歧途。
2、捕捉设置的时机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就可灵活地,不失时机地把语言空白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引言是1堂课的“序曲”,过渡语是知识间的“纽带”。教学中可用有趣的图片,精彩的镜头或生动形象的语言做“引子”,将学生带入情景后,设置悬念,留下空白,让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和求知愿望时才进入课题。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许多同学喜欢看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但常常是在午夜收看,请问这是举办国家有意选在夜间进行的吗?
2、太平洋上,1对双胞胎诞生了,父亲却犯了愁,先出生的是妹妹,后出生的却是哥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3、开会日期是9月10日,李先生不慌不忙,9月101日才出发赴会,竟然并未迟到!你知道这是怎麽回事吗?
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了高度思维状态中,又急于揭开其中的奥秘,这时再讲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会格外集中。 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所有的知识点和盘托出,把思维内容全部表现在语言上,有些内容可以通过空白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心领神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1、相近或相对知识处的空白。这类知识教师通常可采用图表比较法进行教学。如学习“寒流和暖流”时,教师在讲解、分析、图示了寒流的流向、对海洋表面等温线的影响、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后,可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完成暖流相应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