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
《社会调查方法》
教案
部门:新闻系
任课教师:谌利
1
导入:
现代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从介绍社会调查的历史及其现代社会调查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完成一项社会调查所需的程序、步骤、策略及其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探讨了统计资料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将研究的成果呈现出来。
概率抽样的方法和设计问卷的方式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去完成一项社会调查,尤其是如何选取调查对象和准备调查工具。
本课程的适用对象为本科生,主要教学方式采取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一是请学生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二是在期末作一个课堂测验。
第1章导论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的特点。
主要内容:一、社会调查的概念
二、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三、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教学重点: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社会调查的概念
1.现有的认识
在具体定义上,不同学者之间的认识不尽相同。
从社会调查的知识体系的构成上看:
一是国内学者通常将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并列作为社会调查中收集资料的几种方法,而国外学者在社会调查中所指的资料收集方法,仅仅只有问卷法和访问法;
二是国内学者通常将社会调查分为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种方式,而国外学者所说的社会调查通常仅仅是指抽样调查。
2.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
本门课程所介绍的社会调查(Survey Research),主要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从上节课我们举的社会研究例子中,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调查研究的几个主要特征:
(1)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这种随机抽取的、有相
当规模的样本特征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不具有的。
(2)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且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3)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且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出研究的结论。
由此可见,这个定义强调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的特征,即强调了抽样调查,从而使它从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的划分中独立出来;
强调了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统一,即调查与研究的统一、感性认识活动与理性认识活动的统一,这就使它与那些仅把社会调查看作单纯的收集资料工作的认识区分开来;
它还特别强调了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方法的运用,强调了对被调查者的特定方式的直接询问,这就又把实验法、文献法以及观察法等社会研究方式,都严格地排除在社会调查概念的范围之外。
二、社会调查的作用
社会调查的用途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描述状况、解释原因、预测趋势。
1.描述状况
回答社会现象“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是人们深入认识这一现象的基础。
2.解释原因
回答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或“为什么会如此”的问题。它使得社会调查能够被广泛地用来探讨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探讨某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3.预测趋势
除了对过去的和现在的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外,社会调查还可以对未来的社会现象(或者说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测。
三、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1.社会调查的分类
根据社会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2.社会调查的题材
(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四、社会调查发展简介
1.国外的情况
2.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五、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以下 5 个阶段: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选题阶段
1.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选取研究主题:根据研究者的兴趣、想法、需要与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2.形成研究问题:集中研究的焦点,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将最初比较含糊、比较笼统地、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将其转化为己有价值又有新意,同时还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
二、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为实现调查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在准备阶段,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文献考查
2.成立假设
3.理论解释与澄清概念
4.确定研究总体与抽样:
5.试测:
三、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也称作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四、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
五、总结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