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朋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体会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 知道公共设施受法律保护,损坏公共设施受到法律制裁。
3. 初步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自觉爱护和正确使用公共设施。
二、教学重点
在认识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树立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 8 课《大家的“朋友”》。 四、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通过猜谜语活动,了解什么是公共设施。
1.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朋友。它们是谁呢?它们
就藏在下面的谜语中,请你来猜一猜。
(1) 有门有窗不是房,脚儿圆圆走四方。接送客人不疲倦,每天工作特别
忙。(公共汽车)
(2) 公园里,大树下,四条腿,有靠背,休息够了不疲惫。(公共座椅) (3) 小区里,路两旁,小哨兵,在站岗。废纸屑,里面放,瓜果皮,肚里
藏。(垃圾桶)
2. 提问:你猜对了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3. 学生交流。
部编版 4. 小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指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提供方便的设施。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借助猜谜语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公共设施的特点, 了解什么是公共设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环节二:通过交流活动,寻找身边的公共设施,感受公共设施的重要作
1
用。
1. 引导:公共设施到底有哪些?都在哪里呢?请你将你知道的公共设施写下来,
并将它们分类。
2. 学生交流。
3. 提问:其实,还有一些公共设施,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你又知道哪些?
4. 学生交流。
5.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公共设施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6. 评价:公共设施的种类很多,并且在不断地更新。
7. 过渡: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公共设施在我们的在日常生活中起的作用。 8. 学生交流。
9. 评价:公共设施种类很多,而且每一种公共设施对我们的生活都起着重要作
用。它们就像大家的“朋友”一样,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板书:大家的“朋友” 公共设施 种类多 作用大)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类方式梳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公共设施,体会公共设施的种类很多;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忆自己的生活与公共设施的关系,体会公共设施对我们个人生活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三)环节三:通过创设情境,懂得公共设施被损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 公共设施受法律保护,初步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
1. 过渡:假如没有公共设施,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
叮当的故事。
(1) 提问: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 (2) 追问:如果你是小叮当,这时你会怎么想?
2. 评价:是的,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公共设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
有些人不懂得爱惜公共设施。它们非常难过,有一些委屈想要说。 部编版 (1) 提问:听了它们的诉说,你有什么想法?
(2) 追问:在你身边,你有没有见过公共设施被损坏?
3. 引导:老师在课前请一些同学做了一个公共设施小调查,我们来看看同学
们的调查结果。
2
4. 追问:以上公共设施被损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5. 评价:公共设施被损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环境美观,还会给
人们带来潜在的危险。介绍井盖和小云的故事。
6. 提问:公共设施的损坏,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7. 评价:损坏公共设施,会伤害到我们自己。同时,还会影响社会正常的秩
序。为此我们国家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介绍法律条文。
8. 过渡: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公共设施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同学的做法。 (1) 出示事例。
(2) 提问: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9. 评价:老师相信大家以后都能做到不主动损坏公共设施,并学会正确使用
公共设施。
10. 提问:如果发现了已经损坏的公共设施,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最近有
同学就碰到了已经损坏的公共设施。
(1) 出示事例。
(2) 追问:他们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 追问:怎么报修?向谁报修? (4) 出示小贴士。
11. 评价:善待公共设施,就是要提高公德意识,不主动损坏它们。同时,
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的方法,用心去爱护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一些同学在用自己的行动爱护公共设施。
12. 展示学生活动。
13. 总结: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营造,文明的习惯靠大家一点一滴养成。爱
护公共设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板书:共同维护 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本环节依托学生调查,引导学生懂得公共设施被损坏对人们生部编版 活的影响,知道损坏公共设施受到法律制裁;继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辨析行为, 明白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自觉爱护和正确使用公共设施。 五、板书设计
大家的“朋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