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杨树菇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杨树菇名称有茶树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等等。

二、生长发育环境条件

① 温 度

杨树菇属于广温型菌类,该菌较抗高温又能耐低温,菌丝生长温度为5~35℃。适宜温度21~28℃。20℃以下菌丝生长减慢,5℃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菌丝生长速度虽快,但菌丝长势弱,35℃以上菌丝难以生长直至死亡。杨树菇属变温结实性。在原基分化与形成阶段,昼夜温差的刺激,能明显促进原基的分化和形成,原基分化和形成阶段的温度是10~25℃。在此范围内变温都有利于原基的形成。子实体生长阶段8~30℃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18~24℃,此阶段不需温差刺激,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② 水 分

栽培料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好,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导致菌丝抗杂力降低,污染率高。在原基分化和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提高到80%~8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

③ 空 气

栽培袋最好用套环,以利换气。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稍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菌柄的伸长,提高产量。因此,子实体发育阶段适当减少通风,这类似金针菇栽培。

④ 光 照

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为了使子实体发生整齐、数量多,在进入原基分化与形成阶段就需要提供一定的散射光,在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可改变光源方向,否则不仅会出现畸形菇、菇柄扭曲,且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影响商品价值。

⑤ 酸碱度(pH)

杨树菇属木腐菌,喜在微酸性条件下生长,一般采用自然pH值,但要防止偏碱。

二、 高产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我区10月份制菌包、11月底开始出菇,至次年4月份采收完。

2、 选择适宜配方

根据杨树菇对营养的要求,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弱,而对蛋白质和纤维素的分解利用力强,所以在配方中要适当增加纤维素类和氮素类的原料。 2、 菌袋制作

培养料发酵

常规栽培方法培养料不经发酵,菌丝生长慢,发酵有利于菌丝生长,且污染率低。按配方拌料,拌料要均匀一致,含水量在65%左右。建堆最好在水泥地面进行,堆成高1~1.2m、宽1.5m料堆,料面拍平,用一木棒从料顶对着中间的砖孔打一洞,防止厌氧发酵,在料次顶处插上一温度计,第3~4天,观察料温达60℃后,第2天就可翻堆,复堆照前操作,待料温达60℃,后一天即可散堆装袋。堆料发酵时间在7~8天左右,再次调节含水量在65%左右。

① 装袋灭菌

选用15~17cm×35~37cm×0.05cm低压聚乙烯(如高压灭菌选用聚丙烯)每袋装料720~750g(合干重350g左右),装料松紧度下松上紧,高度14cm左右。及时套上套环。常压灭

11

菌,要在4小时以内将温度上升到100℃,保持12~14小时,可根据灭菌锅内的装量情况,适当减少或增加保温时间。

② 接种培菌

待料温降到30℃以下方可接种。所用菌种菌龄以满瓶后10天左右,菌丝吃透料后再用,这样的菌种发菌有力,吃料快。接种时,首先将栽培种上层老化的菌种扒掉一薄层,然后将栽培种分成蚕豆大小,每瓶接30~40袋,用种量大,生长快,减少杂菌入侵机会。

培养室要求干净、干燥、通风、避光,室温保持在20℃以上,28℃以下,促进菌丝均匀生长,如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搬出处理,防止扩散蔓延。如秋季栽培,前期温度高,要做好散热,尽量控制室温在30℃以下。一般接种后适温下40~50天菌丝即可满袋。

⒋出菇管理 ① 搔 菌

即在菌丝长满后,去掉表面的老菌种及菌丝。搔菌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太早易感染杂菌,太迟起不到催蕾作用。初栽者不易掌握,可直接催蕾。

② 催 蕾

将搔菌的菌袋或长满菌丝的菌袋,可直立排放,也可袋口对光墙式堆叠,拉直袋口,直立排放的在袋口上盖旧报纸保湿,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初时有黄水珠,继而变褐色,而后分化与形成原基,形成小菇蕾,这期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85%~90%,早晚向地面和报纸喷水保湿,光线控制在500~1,000lx,温度控制在18~25℃,昼夜温差刺激,这样开袋后10~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 ③出菇管理

出菇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以防通风过度导致早开伞、菌柄短肉薄。菌盖呈半球形,菌膜未破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应抓基部一次性将整丛大小菇一起拔下,以利下潮菇发生。采收后清理菌袋料面,并进行搔菌,合拢袋口,停水2~3天,然后拉开袋口,淋一次大水,并重复上述管理。二潮菇后,采用注水,用水以营养液为佳(葡萄糖100g,三十烷醇0.05g,磷钾复合肥50g,尿素20g,水1,000mL),一般可采3~5潮,生物效率可达80%左右。出二潮菇后也可以进行覆土再出菇,方法同平菇袋栽覆土栽培,可提高产量20%左右

草菇栽培技术

一、概述

草菇又名兰花菇、秆菇、麻菇,分布极广,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季多雨季节生长在稻草堆上的一种食用菌,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以我国的产量最高。

栽培草菇的原料来源广泛,废棉渣、棉籽壳、稻草、玉米秆、甘蔗渣、剑麻渣、中药渣等均是栽培的理想原料。草菇的生产周期短,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周期为15~25天,目前广西室内废棉渣床栽草菇播种后通常第8~9天开始有采收,13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栽培周期(只收一潮菇)。尽管草菇的产量与其他食用菌相比相对较低,通常批量周年生产每100公斤稻草产鲜菇10~15公斤,每100公斤废棉渣产鲜菇25公斤左右,但由于草菇栽培原料广、周期短、价值高、市场容量大,栽培草菇能获得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12

二、栽培方法

1. 栽培材料

目前用于草菇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废棉渣、棉籽壳、稻草、甘蔗渣、剑麻渣、中药渣等 2.栽培方式与栽培场所

草菇可室内栽培、室外栽培两种。草菇室内栽培可在专门搭建的草菇泡沫房进行,亦可利用闲置的农舍、猪舍等改建而成的菇房进行,改建的菇房可搭床架,亦可直接在地面栽培。 但目前草菇一般室内(泡沫房)生产为主。所以我们只介绍在室内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泡沫房:

(1)构造:木架框架,用2.5~5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菇房的墙壁和房顶,墙壁和房顶的内层再衬以聚乙烯薄膜。房内地面铺水泥,并设有瓦管道。

(2)规格: 棚长4米,宽2.5米,侧高2.4米,顶高2.7米,人字形屋顶,盖油毡纸,用木条压实 ,前后开门,菇房两端各设置 0.3~0.4米见方的对流通风窗两个。。室内栽培床架靠两侧,但不紧靠泡沫板墙,中间为走道床架分层,架宽0.8M,过道0.65M,4~6层,层高0.5M(底层离地面0.30M), 地面瓦管道:

先铺一张高温高压大棚膜在挖好的槽内,隔离泥地的水汽,再铺一层煤渣隔热,最后铺上瓦管道。

3、栽培季节

草菇属喜高温高湿、草腐性菇类。最佳菌丝生长温度28~35℃,最佳出菇温度30~35℃,在广西5月~10月均可进行夏季栽培。若采用加温设备,可进行周年生产。目前我区大多数是利用泡沫房周年栽培的。

4、原料配比

试验表明,原材料较为理想的配比应是:

(1)药渣65%、废棉30%、稻草10%,石灰粉5% (2)稻草60%,废棉35%,石灰粉5%

(3)稻草(切碎)80%, 牛粪 15%,石灰 5%, PH值 9~10。 (4)破子棉95%,石灰粉5%; 以上原料配方 PH值 9~10。

5 、 栽培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浸料→堆制发酵→上床铺料→二次发酵→播种→菌丝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清料、打扫菇房。 6、原料处理:

(l)以稻草为主原料

将稻草切成5~10厘米长。切碎的稻草用石灰水浸泡,每100千克稻草用5千克石灰,浸泡6小时后捞起沥干,拌入石膏、牛粪、等建堆发酵。堆制5天后,中间翻堆1次,稻草堆制发酵时,一般堆宽1.2米,堆高1米,长度1米以上,堆中要适当穿通气孔。堆制好后,要盖薄膜保湿,同时防止害虫侵入。堆制好的培养料要质地柔软,含水量 70%,PH值调至10左右。

(2 )以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

将废棉渣浸入石灰水中,每100千克废棉渣加石灰5千克,浸透后捞起做堆,盖上薄膜发酵 2天左右。含水量 70%左右(用于抓料,指缝有少量水滴出) 即可搬入菇房。进房前若PH值加适量石灰调至9 ~10左右。

(3)以中药渣为主原料

中药厂运来后拌3%左右石灰直接使用或堆制2天左右再用

13

7、适时上架:

(1)以废棉或破子棉为主的:

原料发酵好后,即可上架。培养料入房前床架可先铺1层纱网,使培养料不易跌漏,把预堆好原料拌匀,含水量控制在70%-75%(手用力握料有水滴而不下滴),铺平、稍压,然后铺1层薄薄的废棉。床架铺料以每平方米8-10公斤,厚约10厘米为宜。 (2)以稻草为主的:

床架铺料料厚20厘米左右。

(3)以中药渣或稻草与废棉混合为主的:

稻草和中药渣均铺在底层,上面覆盖废棉。

5、按料播种:

二次发酵后必须驱散尽一氧化碳,待料温36℃-38℃,室温34℃-35℃,料含水量65%即可进行播种。播种量为每平米用种1~1.5瓶,这样,在播种前应选优质无杂菌种,将菌种挖出扳碎如黄豆大小,然后进行点播或均匀撒播在培养料的表面,并使种和料充分接触,然后用薄膜重新覆盖

6、菌丝期管理

薄膜在覆盖1-2天后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草菇发菌期一般为4天,这期间菇房应维持34℃-35℃,培养料的温度不要高于40℃。在发菌期间不需要特别的光照和水分,可以有微量的通风。第5-6天,当菌丝发透至床底,可开窗通风透光,直至料面干爽,使温度调至30℃左右,此时可重喷压菌水,至料层底部有水珠渗出为止,使菌丝充分向培养料生长,压抑浮面菌丝。子实体原基的发生与发育需要较低的相对湿度(80%)和温度(28℃-30℃),以及散射光的刺激,都可促进子实体形成。所以,在第7-8天,通风要适当加大,光照不足可增设日光灯。从子实体萌发到草菇上市,一般需要4-5天,这几天当中,菇体生长需大量的水分和氧气,而温度又必须保持在30℃-32℃,所以,当料面太干、空气湿度低于80%的情况下,应当雾状向空间喷水,以增大湿度,但不可以过量,过量则会使小菇蕾窒息而萎缩,从而降低产量。

8、采收:

当草菇菇体质地较硬,菇体呈圆锥形时即可采摘。采摘时,最好一手按住草菇着生基部,另一手将成熟的草菇拧转摘起,不能像拔草一样向上用力拔,这样会使周围的培养料松动,影响其他菇的生长。若是丛生菇,最好等大部分可摘时一并采收,或用小刀将可收的菇切下。采收后菇应及时用刀切去基部的杂质,并按等级分好,分别包装。 9、主要病虫害防治: ①青绿霉。

用多菌灵、石灰粉直接撒在发病的位置,发病严重的则把病部培养料挖出,然后在挖掉位置的边缘撒上石灰或多菌灵,以防蔓延。

②霉菌

主要是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而引起,预防以通风为主,一旦发生,则必须挖掉病变的培养料,再在挖去的边缘撒上石灰粉。

③虫害。

主要以螨类和菇蚊、菇蝇为多,最好是在堆料时加入一定浓度的敌百虫进行预防,当料进房后,在重淋压菌水时也可以进行施药,之后就不可以喷到培养料上,只能在地面和墙壁上喷施。 (完)

14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一、概述

大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

大球盖菇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且产量高。

2、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它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玉米秆等,生产成本低。 3、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8~25℃范围出菇。 4、大球盖菇鲜菇菇味清香柔和,营养丰富,菇质脆嫩,适口性好。 二、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阶段最适生长温度是24~28℃,子实体生长阶段(出菇阶段)最适温度是14~25℃。

根据大球盖菇的生理特性,栽培大球盖菇出菇期应安排在气温14~25℃为宜。根据消费习惯,出菇的高峰期处于春节前后最为理想 ,所以栽培大球盖菇可安排在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播种,12月下旬开始出菇为最适宜。

2、栽培场所及栽培模式 栽培场所:

室外栽培是目前栽培大球盖菇的主要方法。温暖、避风、遮荫的地方可以提供适合大球盖菇生长的小气候,半荫蔽的地方更适合大球盖菇生长,但持续荫蔽(如大树下的树荫)会严重地妨碍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所以,目前,一般可利用冬闲田、龙 眼园、香蕉园等半荫蔽的场所进行大球盖菇的栽培。

栽培模式: 目前多以室外生料栽培为主

模式1 :

利用冬闲田,栽培时采用简易搭瓜棚的形式,不搭棚架直接利用覆盖的草帘来遮阳的这种栽培模式 模式二:

利用果园、香蕉园或竹林栽培大球盖菇,不需搭棚遮阳,省工、省事。 模式三:

利用蔬菜塑料遮阳网大棚进行栽培大球盖菇

3、栽培材料

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原料,不用添加其他任何成分,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如果在秸秆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反而很差。木屑、厩肥、

树叶、干草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也不理想。

所以目前广西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一般利用纯稻草或者甘蔗渣等。

用于栽培大球盖菇的稻草应是当年产,足够干燥,新鲜的。 4、栽培场所的整地作畦及场地消毒 整地作畦:

首先在栽培场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积水。整地作畦的具体作法是先把表层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边,供以后覆土用,然后把地整成龟背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畦高15~25厘米,宽80~100厘米,长度依场地而定。畦与畦间距离40厘米。若在园林里栽培,可根据园里的地形因地制宜直接在畦上建菇床。

15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杨树菇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一、概述杨树菇名称有茶树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等等。二、生长发育环境条件①温度杨树菇属于广温型菌类,该菌较抗高温又能耐低温,菌丝生长温度为5~35℃。适宜温度21~28℃。20℃以下菌丝生长减慢,5℃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菌丝生长速度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73jk1qfsl6ehs64cpc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