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佛山智慧城市及智慧新城建设工作方案(精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佛山智慧城市及智慧新城建设工作方案(精简)

2011-11-28字号:大 | 中 | 小

根据《关于推进市政府近期五项重点工作督办落实的通知》(佛府办函〔2011〕539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及智慧新城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工作思路

针对未来城市以智慧论输赢的竞争态势, 根据当前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的迫切需求,围绕―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战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发展为重点,构建智慧产业体系;以东平新城、禅城华南智慧新城、千灯湖金融智慧新区、顺德(中国南方智谷)德胜智慧商务区为突破,带动智慧城市有序全面建设;以智慧应用为导向,着力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和推进智能民生事业发展,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把佛山打造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的试点示范高地。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谋划,协调发展。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促进各区、各部门、各项目之间协调发展,确保信息网络互通、资源共享。

2、市场导向,运营开放。以政府主导为前提,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在智慧城市建设各环节充分调动全社会资金、智力资源的参与,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建设氛围。

3、深化应用,务求实效。深化推进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普遍应用。把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管理能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以及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上。

4、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试点示范为带动,以人民群众最需要、最关心、最受惠的工程为重点,率先突破,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5、统一规范,保证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三、主要任务、近期重点工作及分工

(一)打造重点智慧区域,引领智慧城市发展 1、加快智慧东平新城建设

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产生的聚集效应,带动智慧产业发展;加快基础通信设施、基础物联网体系、可扩充的计算资源中心(云计算中心)、综合信息集成平台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智慧图书馆项目为亮点的东平新城智慧文化MALL项目建设;构建智慧交通系统平台,为市民提供方便及全面服务;大力推动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建设;把东平新城打造成全国领先的智慧城市的先行地。(东平新城管委会负责)

近期重点工作:

(1)2012年1月底前,出台《智慧东平新城规划》。 (2)2012年1月底前,完成东平新城通信基础设施规划。 (3)加快推进智慧文化MALL项目建设。 (4)依托依云水岸三期建设智慧社区示范点。 2、加快华南智慧新城建设

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禅城园,以物联网为基础,以世纪互联、神州数码等信息企业为载体,运用先进传感、网络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积极发展智慧能源、智能电网、数字社区等,在城市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深化完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拓展覆盖范围,注重数据采集,加强信息分析,提升城市整体管理与服务智能化水平;着力将华南智慧新城打造成为全国智慧型产业的标兵。(禅城区政府负责) 近期重点工作:

(1)2011年8月-12月,编写项目的实施工作计划书。

(2)2012年1月–3月:对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产业链进行整体布局,搭建项目研发的软硬件平台,并对研发平台进行测试和试运行。

(3)2012年4月–2013年1月:分析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服务平台的功能,搭建完善的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

3、大力发展千灯湖金融智慧新区

加快千灯湖金融智慧新区建设,逐步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加快通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成富士通华南数据中心,为千灯湖金融智慧新区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围绕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及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智力密集型金融后援产业和私募创投等创新金融产业,力促金融、科技、产业相融合,建设中国最佳私募基金及风险投资集聚区;把千灯湖金融智慧新区建设成为现代高端产业新城的典范。(南海区政府负责)近期重点工作: (1)建设无线城市。

(2)推进通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

(3)坚持特色与拓展空间并举,加大千灯湖金融智慧新区辐射带动作用。 4、加快顺德(中国南方智谷)德胜智慧商务区建设

以成为珠三角核心区南端重要的商务平台为定位,围绕构建―全球新一代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积极推进中国南方智谷核心园区之一的德胜智慧商务区建设。以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为特征,立足发达的制造业基础、依托快捷完善的交通网络,以行政、居住、高端金融和商业服务、高科技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功能为主,秉承现代商务中心先进规划理念,积极吸引各类金融、咨询、设计、创意企业及总部基地进入,同时高标准建设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酒店、娱乐、餐饮、居住等配套设施,结合―三旧‖改造工程,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德胜河两岸,将―一河两岸‖打造成为顺德的文化长廊、休闲长廊、景观长廊,形成高品质城市生活带,催生新产业、新城市生活方式,形成富有活力的城市综合体核心,以此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顺德区政府负责) 近期重点工作:

(1)高标准规划德胜智慧商务区,明确发展定位,落实商务区总体设计和功能布局。

(2)创新投资开发和运营模式,明确招商战略,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引入信息技术,高标准实施开发建设。 (3)高标准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高速宽带网络和3G无线网络全覆盖。

(4)全面启动德胜智慧商务区建设,力争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现代商务中心和商务休闲片区早日成型,打造高品位的智慧城市综合体。

(二)以信息技术推动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智慧产业体系 1、重点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以应用促进发展。

拓展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技术、泛在网等物联网相关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争取把物联网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以云计算和数据中心为平台,加快云计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五区联动,形成全市物联网和云计算应用示范区的产业格局。力争到2013年初步形成

具有竞争优势和特色的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集群,实现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总产值250亿元。(市信息产业局、各区政府等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能负责) 近期重点工作:

(1)依托顺德区乐从镇重点开展物联新城建设,今年内完成项目总体设计和可行性专家评审、立项;2012年完成智能家具、家电物联网、智能物流管理等试点示范工程。

(2)着力推进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建设,将其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一期机房2012年8月底投入正式运营。

(3)推进基于下一代网络架构的融合通信系统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由广东天波公司承担,总投资5000万,预计2013年完成。

(4)推广RFID技术在大型纺织服装企业的应用项目。该项目由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承担,总投资5300万,预计2013年完成。

(5)加快移动物联网产业园建设,带动家电产品的结构升级,拓展RFID、INSIM技术的应用领域,推动行业技术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的产业链的发展。 2、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示范带动发展。 近期重点工作:

(1)搭建―无线城市智慧产业孵化合作平台‖,向企业提供技术协助,实现技术转变为现实应用。(市信息产业局牵头,中国移动佛山分公司配合)

(2)推动―数字企业‖试点示范建设,支持50家企业建成―数字企业‖示范点,三年内吸引1000家企业参与―数字企业‖试点示范建设,今年内计划吸引80家。(市信息产业局牵头,中国电信佛山分公司配合) (3)探索引导企业自觉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新路径,编制《佛山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典型模式推广应用指南》,今年内完成。(市信息产业局负责)

(4)健全―佛山市企业首席信息官(CIO)联盟‖组织架构,推广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引导CIO制度健康持续发展,探索建立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市信息产业局负责) 3、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构建智慧商贸流通体系。 近期重点工作:

(1)建设―佛山电子口岸‖大通关信息平台,优化现有的多个应用系统,进一步为企业提供物流商务服务。(市外经贸局牵头,市信息产业局、佛山海关、佛山检验检疫局等部门配合)

(2)建立佛山市国际投资促进平台,应用信息技术加强产业行业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国际化水平。(市外经贸局牵头,市经贸局、科技局、信息产业局等部门配合)

(3)推动跨境CA试点应用项目,扩展跨境CA试点应用领域,推动香港与我市企业之间快捷的跨境电子报关服务。(市外经贸局牵头,市信息产业局等部门配合)

(4)大力推动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应用,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商务平台合作,促进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商务模式创新,拓宽国际商贸渠道。(市外经贸局牵头,市经贸局、信息产业局、金融工作局、佛山海关、佛山边检站等部门配合)

(5)支持乐从镇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与北大信息技术学院在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强合作,加强―电子商务产学研合作‖,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机制。(顺德区乐从镇政府牵头,市信息产业局等部门配合) (三)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社会公共服务方式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便捷信息网络体系

近期重点工作:

(1)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加快光纤入户工程,提升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大力支持TD-SCDMA和WLAN发展。推进落实市政府与各通信运营企业签署的―十二五‖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和鼓励各通信运营企业投资建设大量先进的通信基础设施,助力―U-佛山‖的建设,构建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市信息产业局、各通信运营企业等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能负责)

在―十二五‖期间,各通信运营企业将投入130亿元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IPv6、光纤到户等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升级,宽带互联网100M到家庭、1000M到企业,无线宽带峰值达到100M,建设镇级以上AP热点超过13000个,新增移动通信基站7000多个,全市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90%,同时包括客服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等一批重大信息基础设施项目落户佛山。(2)加大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力度。力争在2011年底前,率先实现将移动通信基站审批和申报纳入行政审批事项,报建流程在工程报建并联审批电子系统内运行,提高审批效率。在2012年,实现通信基础设施与其他规划的有效衔接和同步实施,并将通信管道、基站机房、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机房纳入基础配套设施,作为建设工作联合验收内容之一。(市信息产业局、行政服务中心、国土规划局、住建管理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能负责) 2、促进信息数据大共享,构建服务型智慧政府

(1)加强统筹规划,推进信息资源整合,提高全市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市信息产业局、人口计生局、公安局、工商局等按各自职能负责) 近期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统筹建设全市政务数据资源云,构建起全市各区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2011年11月前完成佛山市政府网站群以及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统一存储平台扩容两个项目。二是建立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基础支撑平台,统筹构建全市五区的―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推动各区、各部门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2011年11月前完成市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基础架构的负载均衡设备和虚拟化软件建设项目。

三是完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以人口、企业、重点车辆监控、信用为重点的公用基础数据库,促进跨部门跨区域业务协同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2)加强网络虚拟社会建设。(市信息产业局、地税局、行政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能负责) 近期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市民网页‖建设的立项工作,以佛山万事网为基础,为市民建立―市民网页平台‖。二是进一步深化政务网站公众服务建设,启动佛山市公务员信息资源门户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佛山市电子证照信息共享库、综合治税、市人口公用基础信息资源库。三是鼓励街道、社区开设服务型网站,积极利用博客、微博、网上社区等渠道,加强在线交流和沟通协商。四是采用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相结合的模式,健全和规范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信息发布、投诉受理等为一体的各级综合政务服务体系。争取―十二五‖期末,实现100%的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0%。五是构建佛山智政数据开放平台。向企业免费提供数据资源服务和政务应用API接口,搭建良好的政务服务软件孵化平台,推进我市政务服务信息化产业发展。

(四)优先发展智慧民生事业,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1、智慧商业与智慧诚信

以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网络支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商业诚信发展。开展食品溯源,打造具备溯源能力的智慧―菜篮子‖工程。利用RFID技术对市场流通的产品从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全过程进行跟踪、追溯,

有效加强产品的管理。加快建设可溯源的电子商务和社区智能货站,通过网络、电话和虚拟货架等电子商务方式快速实现订购。(市信息产业局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农业局、质监局等部门配合) 近期重点工作:加快实施智慧―菜篮子‖工程。项目分为试点阶段(4个月)和全面推广阶段(8个月)。在试点阶段计划在南海区完成10个菜市场和 100个居民楼的改造,在全面推广阶段计划在全市完成所有具备条件的菜市场和居民楼的改造,全面实现佛山市区的智慧―菜篮子‖。 试点阶段:

2011年9月-10月,确立技术方案、投资方案。 2011年11月-2012年1月,系统开发和试运行。

2012年2月-3月,系统试运行和商业模式完善、提升阶段。同时,加入食品监管电子政务相关监管、服务内容开发。 全面推广阶段:

2012年4月-9月,在全市和全省有条件的地方推广。 2、智能交通

加快编制完成《佛山市智能交通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展开发运输车辆数据监控管理平台,完善营运车辆GPS监控平台。搭建智能公交服务系统,建设160个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公交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实现运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建设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智能交通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全市主要道路智能交通管理。(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负责) 近期重点工作:

(1)编制《佛山市智能交通建设发展规划》项目年内完成招投标,2012年9月前完成。

(2)2011年12月前完成智能公交信息平台、公交智能调度管理系统、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施工监理企业的信用评价管理系统、升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系统和港航管理信息系统。 (3)2012年7月完成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和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3、智能教育

到2015年我市教育进入―3e时代‖。打造智能教与学平台——―数码学习港‖,建立―名师辅导网格‖,建设―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实施―873‖计划,即建立八个数字化中心、启动七个计划和实现三个数字化,建设教育e城工程、品牌培育工程、智能校园工程、智能决策工程、资源超市工程、智能学习工程、智慧人才工程等工程。(市教育局负责) 近期重点工作:

1、建成数码学习港,面向市民提供终身学习平台。 2、建成―名师辅导网格‖,共享名师资源。

3、完成市直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4、建成―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禅城区的―智慧校园‖ 2011年底前完成硬件的建设及软件系统平台的研发,并进入实质性的应用阶段。佛山三中等四所学校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的智能化。 4、智能卫生

推进市民数字健康服务、数字化医院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全面启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智能卫生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试点建立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市民健康卡的初步应用共享,在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佛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市卫生局负责) 近期重点工作(2011年底前完成):

佛山智慧城市及智慧新城建设工作方案(精简)

佛山智慧城市及智慧新城建设工作方案(精简)2011-11-28字号:大|中|小根据《关于推进市政府近期五项重点工作督办落实的通知》(佛府办函〔2011〕539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及智慧新城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一、总体工作思路针对未来城市以智慧论输赢的竞争态势,根据当前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的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70r73r2dv1emx02t1j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