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4·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10 第4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四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考试说明》列举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固定结构。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是古文阅读和翻译的一项重要能力,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题中考查。

?1.判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①用“者”“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判断句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②用副词“乃”“即”“则”“皆”“耳”等表示判断。

?③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其实古汉语中用“是”表判断的并不多见。“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④用“非”“未”等表示否定判断。

?⑤无标志词的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

?例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特点不同的一句是(?A.夫病者所见非鬼也(《订鬼》)?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报任安书》)

)

?C.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解析:本题考查对否定式判断句的辨识能力。A、C、D三项都是用“非”表示否定判断,B项为陈述句。?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被动句的能力。A、B、D三项都是在动词后用“于”引出主动者而表被动的格式;C项中“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答案:C

?例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B.(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C.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贾生列传》)?D.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句式的能力。A、C、D三项均为被动句,分别用“受……于”“为所”和“于”表被动。B项是状语(“于管仲、乐毅”)后置句。?答案:B

2014·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10 第4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图文 

第四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考试说明》列举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固定结构。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是古文阅读和翻译的一项重要能力,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题中考查。?1.判断句?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也”表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6yik26vpb9mzf00wrvr0a0pl1szli00hf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