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进步评价尺度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社会进步是由社会发展动力所推动的,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所导致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进步实际上是社会发展主体、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动力等各个因素,各部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和集中体现。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是社会进步不都是平稳直线上升的,在推进进步的道路中伴随着曲折甚至倒退。这是马克思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把握而做出的理性结论。那么如何评价一个社会是进步还是后退或是社会进步的程度如何,如何评价一事件是有益于还是阻碍社会进步呢?这就涉及到了马克思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是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两个基本尺度,深入研究这两个尺度以及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当代我国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加注重人的价值,把发展生产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的辩证统一
社会进步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文明与野蛮相互交织、相互较量而不断推向前进的过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希望为生产而生产,物的增长和发展就是一切,完全以
生产力的发展或物的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准。与李嘉图的客观主义立场相反,西斯蒙第在社会发展问题上所持的是一种感伤主义的人道主义立场,把是否人道公平视为社会进步的标准,主张限制生产发展来求进步,以避免贫富差距的扩大和阶级利益的冲突。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是社会进步的两种基本尺度,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要把两者统一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这样就把马克思与李嘉图的经济决定论和西斯蒙第一般的人道主义和乌托邦思想区别开来。生产力尺度,是一种客观的尺度,是人们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人的发展尺度,又叫价值尺度、人的解放尺度,是一种综合的尺度,它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中;社会公平公正程度以及给人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的程度,人和人之间平等友好互助和谐的关系如何;人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发展如德智体美劳等如何。这两种尺度既体现了马克思的客观主义视野又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色彩。 (一) 两种尺度相互统一,相互联系
1.生产力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生产力发展归根结底会促进人的发展。
首先,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了一定的生产力创造的物质基础,人的衣食住行就无法保障。没有生产力的提高,人仍受自然的奴役,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不自由。其次,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生产力
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最终决定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因此它也决定着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的变化。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和人的依赖关系,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和物的依赖关系。伴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高新科技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人类历史形态最终会迎来人的独立性和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再次,一定意义上生产力越发展意味着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越多,在自由时间中发展自己的艺术科学能力,扩展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人的因素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也即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体力量的发展。“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两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2】“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3】。因此,生产力绝不是外在于人的单纯的物的增长,而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积极展现,是人的潜能、个性、素质的发挥和发展。从外在形式上看,生产力是人们驾驭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不断创造的物质财富;从内在形式上看,则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表征。
2.人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和不竭动力,人的发展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