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追求卓越培训班内部资料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
(单选)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单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多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多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3)四项基本原
则是立国之本。(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多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这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因为客观存在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怎么产
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什么样性质的政党来领导,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简答)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
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单选)1997年党的十五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简答)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
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阶段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以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多选)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 (1)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方向和道路的统一。 (3)目的和过程的统一。
(4)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 (5)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第6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单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改的理论基础。
(单选)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单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简答)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 6
甘肃省追求卓越培训班内部资料
(2)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 (4)分析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5)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简答)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 (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二、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单选)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单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被称作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单选)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改革应是全面的改革。 (简答)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2)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单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方针。 (简答)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硬道理,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
(2)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的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4)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简答)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单选)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单选)邓小平在1980年,正式提出“对外开放”的表述。 (多选)邓小平在阐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时,提出的两个观点是: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多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
然结果。
(单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和主题。 二、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单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提出来的。 (论述)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1)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决不允许别国干涉。
(2)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3)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迫使我们奋发努力,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
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
(4)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
(多选)实行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但我们有能力克服;对外开放会导致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多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是: 7
甘肃省追求卓越培训班内部资料
(1)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2)独立自立、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衽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三、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多选)我国的外开放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 (多选)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 (1)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 (2)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3)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4)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多选)邓小平有关我国的经济特区描述是: (1)是具有综合职能的经济特区。
(2)是技术、知识、管理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3)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4)是对开放政策的窗口。
(单选)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 (单选)经济特区之“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单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简答)简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1)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
(3)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等。
(4)经济特区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论述)试述当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2)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3) 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 (4) 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5)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单选)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立足于以质取胜的战略。
第7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单选)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并在1956
年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
(单选)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分“三步走”。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
温饱问题。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
民生活边到小康水平。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单选)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单选)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到2024年比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论述)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内容是: (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8
甘肃省追求卓越培训班内部资料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二节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多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1) 国家发展战略的方针。 (2) 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3)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简答)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
(3)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
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多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单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单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多选)“两个坚持”,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论述)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要做到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1)“两个坚持”,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2)“三个转变”是指: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
要依靠第二产业带支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过去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单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多选)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 (简答)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2)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3) 坚持城乡协调以展。
(4)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单选)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单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单选)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单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多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为: (1) 它为人民生活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2) 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3) 农业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4) 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简答)简述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9
甘肃省追求卓越培训班内部资料
(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3)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多选)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论述)试述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 (1) 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需要。 (2)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3) 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4) 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5) 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多选)党中央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曾提出过重大决策,这主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单选)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 (简答)简述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 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单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多选)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的关系、资源的关系、环境的关系。 (多选)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1)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2) 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3) 尽快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简答)如何做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 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
第8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单选)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实行何种所有制
结构是由生产力的状况所决定的。
(单选)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单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单选)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简答)为什么说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
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单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简答)简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性。
(1) 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2)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3) 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