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1~2题。
1.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C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C.冷暖干湿交替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和气温都呈波动变化,故冷暖干湿交替。 2.图中①~②时段( A ) A.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 C.雪线高度不变
B.冰川面积减小 D.海平面在上升
解析:①~②时段降水减少、气温下降,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冰川面积增大,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
3.全球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能有( C ) ①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 ②皮肤癌患者增多 ③传染病患者增多 ④白内障患者增多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疾病增加,为许多病菌提供了温床,会扰乱人们的新陈代谢,同时病菌多了会使传染病患者增多,而皮肤癌患者增多和白内障患者增多是地球上空臭氧层的空洞,使得进入大气中的紫外线增加而引起的,故选C。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北移的主要原因是( A ) A.全球气候变暖 C.人类活动影响
B.降水量的增加 D.地表植被破坏
解析: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北移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使较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导致冻土融化,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北移,A对;降水量的增加、人类活动影响、地表植被破坏对温度影响小,B、C、D错。
5.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 ) A.养分循环加快 C.水热条件变差
B.污染程度减轻 D.生产潜力下降
解析: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夏季冻土融化,植物生长快,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快,养分循环加快,A对;温度升高,冻土融化,污染程度可能会增加,B错;热量增加,水热条件变好,C错;温度升高,生产潜力增大,D错。
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7年11月6日至17日在德国波恩举行,其中太平洋岛屿国家斐济是本次大会的主席国。据此完成6~7题。
6.受全球变暖影响,下列对斐济威胁最大的是( A ) A.海平面上升 C.水污染加剧
B.旱涝频率增加 D.厄尔尼诺出现
解析:受全球变暖影响,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斐济海拔低,被淹没区域广,所以对斐济威胁最大的是海平面上升,A对。
7.为应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国可采取的措施有( C ) 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②禁止开发化石能源 ③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④沿海地区全部修建防波堤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为应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国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①对。不能禁止开发化石能源,②错。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③对。沿海地区全部修建防波堤,可行性较低,④错。
8.读下图,影响图中CO2排放量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生活用电 C.交通运输
B.集中供暖 D.工业生产
解析:读图,图中CO2排放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目前我国南方人口数量多于北方,所以南方生活用电量大,不是主要因素,A错。北方冬季寒冷,集中供暖,导致CO2排放量分布集中在北方,B对。交通运输线路、工业生产活动南方、北方都较多,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下面两图为近现代空气中CO2浓度变化图和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18分)
(1)1986年以来,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趋势是一直上升。 (2)近150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是波动上升。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 答案:CO2浓度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
解析:读图甲可看出空气中CO2浓度一直上升,据图乙看出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可以看出二者变化趋势总体一致。而CO2为温室气体,具有保温作用,会导致气温升高。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1~2题。 植被类型 稀疏灌木 积雪开始 时间(日) 136 积雪结束 时间(日) 268 积雪日数 (天) 132 年最大雪 深(厘米) 11.0
草地 农田 建设用地 135 136 133 266 264 273 129 128 140 29.6 33.5 23.4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为标准。
1.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B )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解析:表中数据显示,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268日)较晚,则消融速度不快,故A错误;积雪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时间(266日)较早,故B正确;农田积雪结束时间(264日)较早,说明消融速度快,则C错误;高大建筑物具有遮阳作用,可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则D错误。
2.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解析: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可改变土壤温度,故A正确;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则B、C错误;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形成地表径流,则D错误。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地质时期全球气温反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①毁林开荒 ②太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