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题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3.感觉记忆的信息是以(C)编码

(A)听觉 (B)复述 (C)物理特征 (D)长时记忆 1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C)组块。 (A)5-7 (B)7-9 (C)5-9 (D)7-11

15.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C) (A) 感觉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16. 信息从短时记忆中转入长时记忆的加工方式是(B) (A)物理特征 (B)复述 (C)视觉加工 (D)语义加工

17.一个人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一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D) (A)陈述性记忆 (B)情节性记忆 (C)语义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性记忆:记忆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事实记忆和事件记忆 程序性记忆:主要指对各种技能的记忆,它往往只能在操作中表现出来。 18.长时记忆中,信息编码的主要方式是(D)

(A)物理特征 (B)复述 (C)视觉加工 (D)语义 19.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B)的。

(A)有限 (B)无限 (C)7 +2 (D)瞬时记忆

20.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试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B) (A)冯特 (B)艾宾浩斯 (C)高尔顿 (D)马赫

21.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C) (A)前摄抑制 (B)遗忘规律 (C)倒摄抑制 (D)接近律 22.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A ) (A)前摄抑制 (B)遗忘规律 (C)倒摄抑制 (D)联想律 23.由李白想到杜甫,由春天想到繁荣的联想规律是(B) (A)接近律 (B)类似律 (C)对比律 (D)近因律 联想规律:

(1)接近律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发生的联想。如火柴与香烟的联想; (2)对比律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反的事物发生的联想。如白天与黑夜的联想; (3)类似律在形貌和内涵上相似的事物发生的联想。如鸡与鸭孵蛋; (4)因果律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发生的联想。如电闪雷鸣。

24.保持是指以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人脑中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

记忆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识记是识别、记住事物、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是防止遗忘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再现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知识经验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25.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 26.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是识记目的。(√ )

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用经过特殊努力的识记。 27.情景记忆是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 )

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过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28.个人以感知过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情节记忆。(× )

情节记忆是指我们具有的有关以往经历过的某些特定事件方面的信息,它主要用来贮存人生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29.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是程序性记忆。(√ )

30.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保持在人脑中感知过程的事物形象的映像。(√ )

31.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用“全部报告法”证实了在记忆中,有一个独立的感觉记忆系统存在。(× )

在记忆中,有一个独立的感觉记忆系统的存在.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于1960年通过实验证实的.早在19世纪中叶,哈密顿就曾确定人在一瞬间大约只能够辨认6个物体,19世纪后期,艾德曼和道奇发现,在呈现为100毫秒时间里,人们对于视觉刺激只能够报告出4或5个不连贯的字母.这些结果历来在知觉和记忆理论中传统地引用着.斯波林在记忆实验时却发现,许多被试虽只能报告出4,5个字母,但他们却声称自己所看到的要比所能报告的多.为了查明被试究竟是没有看清这些字母还是看后又忘了,他创造了部分报告法.这个方法和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同.过去在记忆实验中,

6

总喜欢采用全部报告法,要求被试把记住的东西全部报告出来,以此来计算回忆的成绩.斯波林则改变实验程序,从而巧妙地使被试的报告与他们所看到的加以区分.他编制了许多不同的字母卡,每张上面有12个字母,分成上,中,下3行,每行4个字母(见图4—2).事先告诉被试,每张字母以50毫秒时间呈现,当终止时,给出高,中,低3种音调中的一个,高音出现立即报告第一行字母,中音出现报告第二行,低音出现报告第三行,声音信号的出现是随机的.实验结果发现,被试能准确地报告出任何一个指定行字母中的3个.被试并不知道要求他报告的是哪一行,实际上,他们头脑中必须保持全部3行字母,由此推算,他头脑中保持每张卡片的字母数应有9个之多,说明他们图像记忆的容量为9个以上项目.这与前人用全部报告法所测的瞬间只能辨认4—5个字母的结论有很大差距.斯波林认为,以往关于注意或记忆的广度是4—5个项目的说法,并没有反映最初信息储存的容量,而只是在映像消退之前能够提取出来的,转入到下一个记忆系统的项目数.为了搞清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斯波林进行了另一个实验.仍采用部分报告法,程序与前一个实验略有不同,每张字母卡以50毫秒呈现后,声音信号并不立即出现,而是延迟在10一1000毫秒不等的时间后出现,要求被试根据信号音的指示报告出某一行的字母.结果表明,回忆的成绩随信号音延迟出现的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当延迟1秒钟后,回忆成绩与全部报告法所得结果相同.这一实验证实了视觉刺激消失后,图象信息在头脑中的保持随信号音的延缓出现而衰退,大约保持1秒钟左右.

32.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一般很长。(× )

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不长于4秒,它为感觉记忆保持高度的效能提供了基本条件,若信息不能在感觉记忆中瞬间登记或急速消失,就会同不断输入的新信息相互混杂,从而丧失对最初信息的识别.

33.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完全是依据其物理特征进行编码,因此具有鲜明的想象性。(√ ) 34.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 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的记忆是感觉记忆。 35.短时记忆信息容量是无限的。(× )

短时记忆以知觉或选择性注意的形式出现。存储信息约5—20秒,记忆痕迹有随时间而自动消退的特征。记忆信息容量为7±2;如果采取编码再编码的认识策略,进行“组块”记忆,可以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36.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方式。( √) 37.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进行复述才能永久存储。(× )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注意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通过复述加工而来,但也有一些是感知中印象深刻而一次性直接进入长时记忆而存储的.

38.长时记忆中信息编码的形式有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 39.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

40.信息加工的理论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

4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4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最早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规律进行实验研究者。(√) 43.过度学习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 )

44.前摄抑制干扰的程度随先前学习材料的数量增加而增加。( √)

45.学习一篇文章往往收尾部分记得好、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往往识记比较难,这是由于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干扰所致。(√ )

46.动机性遗忘说认为以往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 ) 47.赖性以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线索检索困难所致。(√ )

(五)思维

1.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B) (A)概念 (B)思维 (C)想象 (D)语言 2.思维具有的基本特征有思维的间接性和(A)

(A)概括性 (B)抽象性 (C)形象性 (D)逻辑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不能把握的,或不在面前的客观事物,借助一定媒介,并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的加工来反映事物.思维的概括性是指能够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具有本质特征的,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客观事物.

7

3.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患者的病情,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D) (A)概括性 (B)直接性 (C)抽象性 (D)间接性

4.思维反映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思维特性是(C) (A)创造性 (B)聚合性 (C)概括性 (D)间接性 5.学生能够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C)

(A)再现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之一。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万分,它有三个主要特征:(1)流畅性。指发散的量,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2)变通性。指发散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的能力。(3)独创造。指发散的新奇成分,指对刺激能作出不寻常的反应。 6.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是(A ) (A)动作思维 (B)逻辑思维 (C)想象思维 (D)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动作思维又称为实际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 7.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D) (A)动作思维 (B)分析思维 (C)想象思维 (D)抽象思维 8.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B)

(A)动作思维 (B)创造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根据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又称为习惯思维和再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和程序,运用惯常方法或模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9.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以及(C)

(A)创新与保持 (B)判断与推理 (C)抽象与概括 (D)酝酿与辨别 10.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 C ) (A)辨别 (B)抽象 (C)推理 (D)发散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概念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推理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或信息推知未知事物的过程. 11.构成人类知识的基本成分是( A )

(A)概念 (B)词汇 (C)经验 (D)问题 12.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C) (A)推理 (B)判断 (C)概念 (D)词汇

13.个体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概念是(B) (A)科学概念 (B)日常概念 (C)概念形成 (D)概念掌握

14.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问题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A )过程。 (A)认知操作 (B)意志执行 (C)情绪控制 (D)需要理解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解决问题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就是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目标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分为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介状态和目标状态。初始状态是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最初状态;问题解决者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称为目标状态;将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其间必须通过各种操作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状态,这种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的各种状态称为中介状态。上述三种状态统称为问题空间或状态空间,解决问题就是从初始状态,经过各种中介状态,最后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15.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当前知觉的是(B) (A)思维定势 (B)知觉定势 (C)心理定势 (D)功能固着 16.个体按照某种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是(D) (A)原型 (B)迁移 (C)功能固着 (D)定势

17.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C)

8

(A)想象 (B)问题解决 (C)创造性思维 (D概念形成

18.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指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

19.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是求异和创新。( ×)

聚合思维是指思维过程中对资讯进行抽象,概括,使之朝著一个方向集中,聚敛,从而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形成一种答案,结论或规律。聚合思维特点,求同不求异。

20.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常规性思维。(× ) 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21.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动作思维。(√ ) 22.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 ) 23.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在比较与归类的基础上进行的。(× )

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具体过程.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思维活动过程之中,其他过程都是由分析与综合派生出来的具体活动.

24.思维过程一般是从对问题的综合与比较开始的。(× )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 25.概念的学习与掌握受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26.概念与词的关系是,既可一词多义,也可一义多词。(√ )

27.个体学会了按照一定规则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分类的过程是概念形成的。(√) 28.从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是演绎推理。(× )

演绎推理是由普通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指从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它具有思维和知识获得的核心特征.

29.推理是知识获得的特殊形式之一。(√ )

30.根据叶德斯-多德森定律,要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问题解决者应保持较高的唤醒水平。 (× )

人的情绪唤醒水平与学习成就有关,情绪唤醒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唯中等唤醒水平,学习效果最好。这一现象是由叶克斯和多德森发现的,被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31.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分为初始状态、中介状态和解决状态。(× ) 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分为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介状态和目标状态。

(五)情绪和情感

1.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称为(D)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情绪

2.与基本的需要相关联,常常具有较高紧张性的基本情绪有快乐、悲哀、恐惧和(C ) (A)惊奇 (B)警惕 (C)愤怒 (D)憎恨 3.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称为( C )

(A)感情 (B)情感 (C)表情 (D)态度体验

4.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 5.表情动作和语言不同,它不是人际交往的工具。(× ) 表情动作与语言一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6.情感种类包括了心境、激情和应激。(× ) 情绪的种类:心境、应激、激情

7.就人类个体而言,情感体验发展在前,情绪体验产生于后。(× )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是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的。

8.在几种主要表情动作中面部表情起着主要动作,而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则没有多少作用。(× )

在三种主要表情动作中,面部表情起最主要的作用,而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往往是情绪表达中的辅助手段。 9.在表情的研究领域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巴德。( ×)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及其追随者巴德阐述了他们对情绪的理论观点,后来被称为坎农一巴德学说。坎农一巴德学说认为,

9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于简单的感觉之上。当外界刺激引起感官产生神经冲动,由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和机体的其他部分。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传送到内脏骨胳肌激活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同时发生。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重视情绪中枢性生理机制的研究,但却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而有较大的局限性。

10.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于身体外周活动变化。(√ )

11.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中脑。(×)

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是在周围神经系统,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被唤起并活动时,情绪就产生了,情绪感觉是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系统共同激起的结果。 12.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完全是由一系列的理论推理而来。(×)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个体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重要机制,即情绪经验来自于个体对两方面信息的认知:一方面是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知,如是可笑的还是可怕的;另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生理变化,如自己觉得如何。人通过周围环境暗示,以及自己对刺激信息的认知加工,再对情绪状态进行解释与分类。认知是个体对刺激信息引起一定生理唤醒引导下进行解释而导致情绪的产生。沙赫特和辛格在20世纪60年代由一系列情绪实验结果证实了这种推论。 13.高忧虑的人较低忧虑的人倾向合群。(× )

14.恐惧会使合群倾向降低,忧虑会使合群倾向增加。(× )

(七)意志

1.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B) (A)情绪 (B)意志 (C)思维 (D)知觉

2.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是(C ) (A)需要 (B)兴趣 (C)动机 (D)爱好

3.个体真实存在的或主观感受到的某种必要物的缺失,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A) (A)需要 (B)兴趣 (C)动机 (D)爱好 4.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是( C )

(A)好奇动机 (B)学习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5.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是(A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6.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的内心冲突是(C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7.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的事情,但必须接受其一才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突是:(B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8.在面对问题时经常举棋不定,是哪种意志品质弱的表现( A) (A)果敢性 (B)自觉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9.“我行我素”和 “固执己见”是和意志品质的(B)品质相反的表现。 (A)果敢性 (B)自觉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人的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人的一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 1、 意志自觉性的表现

(1)目的明确,既确定远大的目标,也要确定短暂的目标。

(2)目的支配行动,为了实践目标,自觉地把自己的言语、行动置于目的约束之下。 (3)为了达到目的,自觉地排除困难,甘愿吃苦耐劳,努力完成任务。 2、 意志果断性的表现

(1)能对情况作出迅速的分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即便是面临紧急、复杂的局面也能考虑全局,迅速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

(2)善于抓住时机,只要时间允许,能耐心地进行从容周密的思考,直到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把握时,才作出决定,决不急躁,昌险和草率行事。

(3)在决策的关键时刻,果断从事,当机立断。

10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题库

13.感觉记忆的信息是以(C)编码(A)听觉(B)复述(C)物理特征(D)长时记忆1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C)组块。(A)5-7(B)7-9(C)5-9(D)7-1115.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C)(A)感觉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16.信息从短时记忆中转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6qp80k5cr47hq710el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