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4.生练习仿写。
预设1: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时而明,时而暗,时而快,时而慢,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呢!
预设2:动物园里的小猴子,时而跳到假山上,时而爬到树干上,时而向游人要吃的,时而躺在那儿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太可爱了!
5.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前往金华的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明艳的春景,聆听着溪流欢快的调子,多么惬意呀!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前行,一睹双龙洞的风采!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生读懂文章。这一板块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明艳”“时而”,帮助学生体会沿途景物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进入“孔隙”,感受“窄小”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欣赏着沿途美丽的春光,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双龙洞。 (2)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游双龙洞? (3)师指名回答。(预设:第4~7自然段) 2.初步感受“孔隙”。(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边读边思考:课文的第4~7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点?这些景点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师指名读。(相机板书: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2)师:这些景点中最令你好奇、难忘的是哪儿?(预设:孔隙) 3.感受“孔隙”的特点。
(1)师:什么是孔隙?(出示课件)
(2)从“孔隙”这个词中,你知道这个景点的特点是什么吗?(板书:窄小)
(3)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的窄小的呢?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圈画出相关词句。(生交流,师相机指导) 4.学习表达方法。 (1)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① 师:老师把这两句话改动一下,谁来说说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出示: ?
?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
②师:原句的短短两句话用了4个“小”字,就是为了突出小船的小。你还从哪儿感觉到小船的小?(相机出示:并排仰卧 再没法容) 师小结:作者没有用具体的数字写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小船的小表现出了孔隙的窄小。 (2)课件出示句子。
①(相机将课件中的词语“后脑、肩背、臀部、脚跟”变为红色)师: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些词语都和身体有关)
②师引导:凡是和身体有关的部位都写出来了,“从……到……到……,没有一处不……”,从这样细致具体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孔隙的窄小)
③师:读读这句话,读出作者的感受吧! (3)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①师范读,生想象画面并模拟通过孔隙的动作和情形。 ②师:你是怎么躺的?(师指名读句子) ③师引导朗读:过洞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师: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会不会动?敢不敢动?
生: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④师引导想象交流:要是把肩膀稍微耸起来会怎样?或者把脚稍微翘起来呢?要是你把臀部稍微往上抬一点又会怎样?(生交流) ⑤师:我们终于穿过孔隙到了内洞,此时你感觉怎样?(生交流) 5.师小结写法:作者写他通过孔隙时的见闻和感受,如小到只能容纳两人并排仰卧的船,几乎与他擦身而过的山石,表现出了孔隙的窄小。当然,孔隙的“小”是相对于外洞和内洞的宽大来说的。作者是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受,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的,读后让人印象深刻,仿佛身临其境。
【设计意图】此板块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学习了作者通过见闻和感受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做到了“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板块二 运用学法,自主感悟
1.根据第5自然段的写法,生自学其他景点的写法。
(1)师引导:双龙洞的其他几个景点又是怎么写的呢?请大家运用刚才学习“孔隙”景点的方法,看看其他几个景点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写清楚的。
(2)生默读第4~7自然段,在相关的词句下画线。 2.生交流,自主感悟。 (1)洞口。 ①课件出示段落。
②洞口的特点是“宽、高”。“突兀森郁、像桥洞似的”这些都是作者的感受,这样的描写不仅让双龙洞具有一种神秘感,也突出了洞口“宽、高”的特点。(相机出示:突兀森郁、像桥洞似的) (2)外洞。
①根据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段落。
②师小结:外洞的特点是“大”。(板书:大)“周围、头上”表明作者是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外洞的。这句话介绍了外洞的特点——宽敞、大。 (3)内洞。
①生自由读第6、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②生回答。(相机板书:奇大)
③师启发想象: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当我们置身于美丽的景象中,怎能不惊叹自然的神奇?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洞里的景物还有很多。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猜猜还可能有些什么。 ④生交流。
⑤师指名读表现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的句子。 ⑥师引导生注意表明观看顺序的词语。
a.师述: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找找看是哪些词。 b.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c.师小结:文中用了“首先、其次”来表明观看顺序,这样写,文章的条理就清楚了。
师过渡:欣赏完洞内浑然天成的奇特景观,我们又随作者仰卧在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