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三章自测题
(共10道题,共100分,不限时)
单选题
1. 在互联网环境下,不属于属于侵犯商标权的情形的是: (10分)
A. 搜索服务——竞价排名业务 B. 寻址服务——通用网址、网络实名 C. 网络广告服务——固定排名等业务
D. 行为人使用与权利人基本相同的域名,开展相同的业务,复制并开通了与受害人基本相同的网站,不正当利用被害人的商业秘密进行竞业竞争
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的规定,下列那种行为不构成主观“恶意”: (10分)
A. 注册或受让域名的目的是为了向作为民事权益所有人的投诉人或其竞争对手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B. 多次将他人享有合法权益的名称或者标志注册为自己的域名,以阻止他人以域名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使用其享有合法权益的名称或者标志;
C. 注册或者受让域名是为了损害投诉人的声誉,破坏投诉人正常的业务活动,或者混淆与投诉人之间的区别,误导公众; D. 被投诉人合理地使用或非商业性地合法使用该域名,不存在为获取商业利益而误导消费者的意图。
3. 域名产生的基础就是为了便于确认和区分不同的组织、机构和用户,以便获取准确的互联网资源和信息。这表明域名具有: (10分)
A. 标识性 B. 惟一性 C. 地域性 D. 排他性
4. 顶级域名根据服务内容和注册管理权限不同,包括以下哪种: (10分)
A. 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 B. 国际顶级域名 C. 中文顶级域名
5. 在“news.sina.com.cn”域名中,三级域名是: (10分)
A. news B. sina C. com D. cn
6. 某搜索引擎服务商将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关键词竞价销售,为客户提供竞价排名业务,当电脑用户利用该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得到大量与该驰名商标持有人无关的网页结果,请问该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的行为如何定性: (10分)
A. 侵犯他人著作权 B. 侵犯他人域名权
C. 侵犯他人商标权 D. 不侵权
多选题
1. 被告的行为被证明具有下列哪些情形时,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恶意: (10分)
A. 为商业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
B. 被告举证证明在纠纷发生前其所持有的域名已经获得一定的知名度,且能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区别 C. 注册域名后自己并不使用也未准备使用,而有意阻止权利人注册该域名的 D. 曾要约高价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商标侵权行为的有: (10分)
A. 某甲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乙为甲的这批商标提供了运输,乙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B. 丙将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 C. 丁将他人未注册的商标上在不相类似的商品上使用;
D. 戌将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商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
3. 认定被告注册、使用域名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的必备要件有: (10分)
A. 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
B. 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 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
C. 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权益,也无注册、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 D. 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
4. 域名法律特征是: (10分)
A. 标识性 B. 惟一性 C. 无地域性 D. 排他性
提交
BDAAB C
ACD ABD ABCD 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