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2024-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在社会学上称之为“面对面的社群”。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者是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比如“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
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在亲密社群中可用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从时间方面而言,文字的目的是帮助人的记忆。在常常变动的环境中,记忆力不够时就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姓名录、通信簿。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悉的地方上长大。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于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投无缺。
由此可见,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2024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任务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时刻。如何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当下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费孝通先生笔下20世纪40年代的那个“乡土中国”早已成为历史。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离开村庄的人群增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形成了“半主体熟人社会”甚成“无主体熟人社会”。村民的流动也刚弱了传统聚落的凝聚力,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农民开姑拒斥传统束搏。文字早已下乡,新时代的中国,还需要“文学下乡”,解决从历史的视野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的问题。
讲好当代乡土中国故事,真实呈现新乡村的发展变化,文学就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略之一。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曾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是我们的“精神高地”,但他们的经济生活也曾长期处于“洼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何描写和叙述这个反差,解析它的历史原因、过程和结果,准确阐释今昔之间、世代之间的发展背景、进程和方向,探析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路径,以及新乡村的历史性巨变,正是文学需要着力开掘的地方。
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要以文学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脱贫攻坚让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新气象、新风尚、新人物。现在正处于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期,在这个崭新的历史现场,我们要用文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崭新的线索、塑造崭新的人物、记录崭新的实践、讲述崭新的故事,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的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是人民的文学。近年来,乡村叙事比较流行。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作家的乡土中国书写沉湎于顾影自怜、无病呻吟,甚至打着非虚构的幌子贩卖营销其虚构的乡土之作。他们或夸大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阶段性问题;或用显微镜放大乡村存在的非主流东西;或把琐碎、落后的个案典型化,别有用心地遮蔽、忽略乡村的发展进步和整体的真善美。
当然,对于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正视,就像需要正视阳光下的阴影一样。因此,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应该像费孝通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白《光明日报》:丁晓平《从“文字下乡”到“文学下乡”》,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中“文字下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字下乡运动的推行缺乏现实需求,直接反对推行文字下乡运动。 B.文字下乡运动主要工作是提高农村老百姓的识字率,开办乡村学校是其措施之一。 C.20世纪40年代,文字下乡运动受到了农村老百姓的普遍抵触,推行效果不理想。 D.当下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文字下乡在今天成为了可能。 2.根据材料一和材科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下的孩子因为缺乏学习的环境,所以识字量并不多,这与他们的学习能力无关。 B.在乡土社会,熟人之间的交流不存在空间与时间的接触阻隔,文字反而显得多余。 C.讲好当代乡土中国故事,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是“文学下乡”的应有之义。 D.“文学下乡”,要正现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议题。 3.依据村料一相关论述,下列说法中,论据与观点不相匹配的一项是(3分)
A.补充论据:老师带城里的学生下乡,田野里长着玉米,有一位学生,惊喜地说:“今年小麦长得这么高。”(观点:是否能准确区分玉米和小麦,这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
B.文中论据: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者是谁。(观点: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 C.文中论据: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姓名录、通信薄。(观点:文字”是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
D.补充论据:民间戏班的技艺传承,多源于师徒相传或来自父辈的口口相传。(观点:在乡土社会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4.材料二说:“当下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请结合材料,说说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4 分)
5.当代作家怎样才能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请结合材料分析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1I(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8题。
请原谅我们 [俄]尤·瓦·邦达列夫
傍晚,沙丰诺夫朝火车站走去。他抬头看到了自己读中小学的学校——一栋黑沉沉的4层楼房。这是他度过许多学习时光的地方,他带着激动而又好奇的心情看着这座昏暗的建筑,突然发现右边角落里射出红色的灯光。难道还是玛丽雅住在那儿?
玛丽雅是他小学时候的数学教师,以前就住在这里,要知道,他曾经是她最宠爱的学生,那时玛丽雅
就确信他在数学方面前途无量。与老师多年不见了。她现在是否还住在这儿?是否还活着?
他想敲门,但是门开着,屋里有人说话,“是谁在那里呀?”
沙丰诺夫仔细一看,里面站着一位个子不高的清瘦女人,他立刻便认出是玛丽雅老师。沙丰诺夫低声说:“玛丽雅老师,您认不出我啦?我是……”她用几钞钟功夫从上到下地仔细打量着他,稍带惊恐地说:“帕沙、沙丰诺夫……帕沙!请坐,请坐,坐到这儿来,坐到桌子前边来,帕沙!是你来啦!”
沙丰诺夫高兴而窘困地说:“是我,是我,我这就过来。”
他想同玛丽雅·彼得罗夫娜握手,但是他没有握,因为人们与母亲见面时是不握手的。他们在桌旁坐下。玛丽雅立刻重复着说:“太好啦!帕沙,是你来啦……实在认不出你啦。你是出差来办事的吗?”
沙丰诺夫说是路过这里,他没有说自己是从南方度假回来,因为说这些好像显得轻浮。他四面观看,玛丽雅老师和战前一样,孤身一人住在这间只有一扇朝花园的小窗的屋子里,一切都和原来的一模一样:桌子、床铺、书橱、墨水瓶、作业本。
玛丽雅拿着茶壶走进来,高兴地说:“好啦!帕沙,先谈谈你自己。你现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不过,关于你的事,我可知道得不少,是从报纸上看到的。你写的书我也读过。你结婚了没有?”她提了一大堆问题。
沙丰诺夫回答说:“我已经结婚了,有一个儿子。老师,我挺幸福。” 她还没有完全听清楚,接着又说:“好啊!工作怎么样?你在搞什么设计?” “我在搞新型结构设计。咱们还是谈谈过去,说说学校吧……” “我很清楚地记得你们班是战前的班级,有一群顽皮的有才能的男孩子。 “老师,还记得您给我的代数打过2分吗?好像是在7年级的时候。”
“记得,那是因为你没做作业。数学这门课你学得特别好。但是你很懒。”她往茶杯里倒入茶水,放进茶匙,想了一下问道:“还记得米沙·舍赫切尔吗?”
“当然记得!我很羡慕他的作文。在这方面,我可一点儿也不行。”
“他当上了记者,”玛丽雅慢慢地说,“到全国各地去出差,还出国。我经常看到他写的文章,也常常想到他。”
“他来过吗?” “没有。”
“是啊!我们都各奔东西了。”沙丰诺夫接着说,“听说维佳·斯涅基列夫在乌拉尔当厂长。沙莫依洛夫成了明星,还有其他人,您还记不记得您说过我们都很有才能?”
“沙莫依洛夫,我只是在电影里见到他。” “难道他没有来过吗?”
“没有,帕沙,”地说,“西比尔采夫经常到我这里来。他生活得很不幸,经常来。” 沙丰诺夫似乎记得这个同学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师生二人都沉默不语。他看到玛丽雅正往书橱里看,也跟着看书橱,在第一排书架上发现了自己写的关于飞机制造的书。
“老师,您这里有我写的书?”沙丰诺夫说完,立即停住嘴,他记得并没有把这书寄给老师。 “是的,我读过啦。”
沙丰诺夫把那本书从橱中拿出来,很难为情地说:“我在书上给您签个字,可以吗?”
突然,从书中掉出张小纸片,他急忙拣起来,原来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他的相片。他四过头凝视着玛丽雅。
“可以,很不错的一本书。 我很有兴趣地读完了它。帕沙,这张相片是从《真理报》上剪下来的。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还给你拍了一封贺电。”
他羞愧地记起,两年前在收到的许多贺电中确实有老师打来的电报。虽然给別人回了,但没给她回电。 他们又沉默了一会儿,老师突然问道:“帕沙,告诉我,在你的著作中有没有一点点我的劳动?” “老师,您说到哪儿去了呀?”他喃喃自语地说,“如果不是您……”
她直接看着他的跟睛说道:“你以为我不高兴吗?不,像你这样的贵客到我这里来过,我明天就讲给我现在的学生们听。帕沙,祝你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们分手了,他在公园的小路回头一看,玛丽雅还站在台阶上。
回到莫斯科,沙丰诺夫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心中充满火辣辣的羞愧感。他想联合斯涅基列夫等人给玛丽雅老师写封信,但是他竟不知道老师家的门牌号码!后来就按学校的地址给玛丽雅拍了一封电报。电报中只写了几个字:请原谅我们。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用玛丽雅长期以来住在同一间屋子和屋子里简单的物品陈列,交代了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同时也刻画了其平凡的教师形象。
B.沙丰诺夫想和玛丽雅握手又没有握的细节,显示出他给予小学老师母亲般的尊重,但此时的他尚未完全理解老师对自己的意义。
C.文中在叙述众多的学生各有所成之后又顺便提了提西比尔采夫,使玛丽雅的教师形象更加丰满,体现出她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D.结尾部分讲述沙丰诺夫个人的想法和行为,但是电报中的“我们”一词,能够使读者在体会他复杂心情的同时,进行丰富联想。
7.文章以“请原谅我们”为题,沙丰诺夫希望老师原谅“我们”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