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施工部署及总体安排 (1)、施工方案制订总原则 在满足工程质量与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重点抓好四点,即“优质、高效、安全、文明”,确定本工程施工方案原则为:
1)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及建筑施工验收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章必纠、一抓到底的原则。
2)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的技术措施,可行的工程进度。 3)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4)配备过硬的施工队伍,足够的技术力量,齐全的施工机械。 5)确保物资、材料的供应与各工种的密切配合。 6)合理安排临时设施和制定施工现场文明管理措施。 7)做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工作,为之提供一切尽可提供的方便服务。 8)运用计算机辅助计划管理,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 (2)、施工方案
施工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以及施工条件,在具备开工条件时,由项目经理填写“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经同意后,施工顺序本项目经理部遵循施工进度计划表来实施。 (3)、进场后的管理工作
在工程开工时,召集所有工地人员进场动员,简明交代有关事项,例如:工期要求、质量、安全、工地纪律、现场文明卫生、施工管理人员的分工等。提高所有工地人员对整个工程的认识。
工地放样,按照平面图纸尺寸依次弹线放样,并认真核对实地放样与平面图纸尺寸是否有出入,若出现实地尺寸与图纸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处理,并请项目管理公司、总包到场征求意见,在得到共同认证后方能进行施工。
施工调度包含人员(工种)、材料、机具的调度,根据施工进行及实际情况合理地、科学地进行调度,避免出现施工混乱,施工间断,以减少浪费和损失,具体内容:
1)人员(工种)调度 加强计划管理,针对各种施工特点和相关的联系,须使施工的进展具有均衡性和节奏性,消除停工、窝工现象,避免相互竞争地窝工,当某些工程项目上下工序不能同时交叉进行时,可适当集中力量于上道工序,完成一段就移交一段,当一些工程受场地制约,无法集中太多人员施工时,则可在保证重点工程的同时,管理者须安排一些后备工程。总之,通过人员的合理调整,达到保证各工种专业人员不间断,按次序从一个项目移到另一个项目进行施工。 2)材料调度
施工期间,管理者须对各工种材料库存量登记清楚,并预计出未来数天内对材料的需要量,及时予以调供,禁止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同时要注意保持工地整洁,切勿使材料乱置于现场。为避免工地空间变小影响施工,需控制材料进场时间。对进场材料,设置工地材料库房进行保管,施工材料的发放以当天用料当天发放为基本原则。
管理者在施工中须防止施工人员随意浪费材料,主要抓好二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下料设计,二是抓好剩余材料的利用。此外,要防止偷盗及顺手牵羊的现象。
3)机具管理
实行施工机具领用登记制度,以“谁领用、谁保管、谁负责”为原则,防止出现不正常的损坏和遗失。调度好各工序机具的使用,可避免一些工序机具闲置,提高施工机具的使用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机具的保养,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机具,使用过程若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工程完毕,应安排专人对机具进行清理、保养之后方可收回仓库。
8
4)施工日记
施工日记是反应整个工程施工详细过程的备忘录,施工日记需坚持当日写记,内容包括:当天日期、天气、施工内容、施工人数、材料使用、工作进度、施工现场状况及有关工程的事项。 (4)、工艺质量检查
检查各阶段中各工序在施工中是否符合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免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5)、安全文明施工检查:本工程安全检查尤为重要。
1)严防施工场地发生火灾,在易燃场地烧焊时,应清理净周围的易燃物品,配制灭火器械,必要时指定专人监护。
2)施工现场禁止吸烟;禁止在工地用电炉电热锅等烧煮食物。 3)严禁非电气人员安装及维修电路,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
4)防止闲杂人员破坏,每日施工完毕,现场安全员要定时和不定时的检查火源、电源,必须清理、清扫工作场地,切断电源,并将门锁好,注意工地钥匙的传递,巡视工地,检查防范措施。 5)安全用电,严禁乱拉乱接。 (6)、施工进度检查
1)除重点检查关键工序的施工进度外,还要经常了解其它工序的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出现关键工序的阻滞,影响整个工程工期的现象。
2)根据进度检查结果,按实际施工进度状况不断地修正原进度表,以方便控制工程进度。对阻碍施工进度的工序,除修正进度表外,还须做出该工序的施工流程图,以便合理调动人力、物力进行施工。 (7)、各专业工种的施工安排与协调配合
本工程作业面分散,施工面积大,配合部门多,工种繁杂等因素对现场管理、协调、材料滚动进场、工序之间的衔接安排、各工种的交叉施工安排增加了难度。因此,在有限的工期内,如何保证现场有条不紊的施工,工种穿叉有序,做到忙而不乱,避免因现场协调不力造成停工、待工、窝工的现象。我司拟采用全方位、立体式施工方案,由于本次招标范围中主要涉及吊顶面、墙面、成品门及门套安装、部分公共区域地面石材铺贴、卫生间墙、顶、地面施工等,根据招标文件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将本工程招标内容按各专业施工面进行划分,交叉安排各施工专业的工种。对于普通区域装修,可采用:油漆工进行墙面基层处理→装饰木工吊顶面施工→油漆工顶面基层处理、墙、顶面面层处理或装饰木工吊顶面施工→油漆墙、顶面基层处理两种工序交叉施工。对项目班子的组合,管理人员的配备,现场管理力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配合默契,管理有力、有序,协调到位的项目管理班子是工程如期竣工交付的有力保障,为此,我公司特组织了一套技术力量好的项目管理部,确保中标后施工质量达到招标文件的质量方面的目标。
9
(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3. 施工测量放样工程施工工艺 分间基准测量
1)依照轴线对结构工程进行复核,并将各结构构件之间的实际距离标注在施工图上。
2)计算实际距离与原图示距离的误差,并分别不同情况,研究采取消化结构误差的相应措施。消化结构误差应遵循的总原则是保证装修和安装精度的部位的尺寸,将误差消化在精度要求较低的部位。首先保证运输通道净空和垂直度要求;第二保证安放定型设施和家具的房间的净空要求;再第三应保证有消防要求的走廊、通道的净空要求;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把结构误差调整到精度要求不高的房间或部位,判断这些误差是否影响其使用功能,若影响到使用功能,则应对结构进行剔凿、修整;在高度方向上,应保证吊顶上的净高度要求和吊顶上管道、设备的最小安装高,同时兼顾地面平整和管道、设备。 3)根据调整后误差消化方案在施工图上重新标注放线尺寸和各区域间的基准线。 4 )根据调整后的放线图,以本层轴线为直坐标系,测设各间十字基准线。
5)根据调整后的各间楼面建筑标高,弹出各间或50线(即楼面建筑标高以上50cm的基准线)
2. 基层或基体处理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 抹灰工程的准备
砂浆配制要求: A. 主要材料要求:
a. 水泥不过期、不受潮,标号不低于325号
b. 石灰膏要充分熟化,抹灰用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d,用于罩面时熟化期不应少于30d,罩面用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期不应少于3d
c. 抹灰用砂子一般应选用干净、坚硬和不含杂质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使用前应过筛
d. 颜料应为耐碱的矿物颜料或无机颜料
e. 胶水应无毒并不过期,107胶水为淘汰产品,不得继续使用(可用109胶水代替)。
B. 配制要求:
a. 配合比一般采用体积比 b. 砂浆的稠度、及骨料粒径:
砂浆的稠度、及骨料粒径表 层 次 稠 度 (mm) 骨料种类 最大粒径(mm) 底 层 100 ~ 120 中砂 2.8 中 层 70 ~ 90 中砂 2.6 面 层 70 ~ 80 特细纱 1.2 C. 工序交接; a. 水、电、空调等隐蔽工程安装完毕 a. 通过管道试压 b. 各种埋件齐全牢固 c. 钢木门窗安装合格 D. 基层处理要求
a. 基层应坚固、平整、无油污,表面稍粗糙为好 b. 光滑的表面应凿毛,刷纯水泥浆或刷界面处理剂 c. 不同材料的交接处铺钉金属网,
10
d. 加气混凝土表面应进行表面封孔增强处理,加强湿润,可抹1:1:6混合砂浆。抹灰前应刷加气混凝土界面处理剂一道。
2) 墙柱体抹灰施工方法
普通抹灰: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 高级抹灰:阴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 A 抹灰层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35毫米;大于或等于35毫米时就采取加强措施。
B 涂抹水泥砂浆每遍厚度宜为5~7毫米,涂抹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宜
为7~9毫米;
C 麻刀石灰面层压实后的厚度不得大于3毫米,纸筋石灰不得大于2毫米;
D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七、八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E 墙柱体表面抹灰前,应清扫干净,并应做基层表面处理,用清洁水将砖浇透,随
即分层抹灰,防止表面空鼓、开裂;
F 抹灰的面层应在踢脚线、门窗贴面板和挂镜线等安装前涂抹。安装后与抹灰面相
接处如有缝隙,应用砂浆和腻子填补;
G 注意水泥砂浆不得涂抹在石灰砂浆层上,罩面石膏灰也不得涂抹在水泥砂浆层
上;
H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
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毫米。
I 抹灰时,应防止玷污门窗、管道和设备,被玷污的部分应及时清理干净;
J 墙柱体面层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普通抹灰: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灰线清晰顺直,无脱层、空鼓等缺陷;
b 高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灰线平直方正,无脱层、空鼓等
缺陷,表面清晰美观; 墙柱体抹灰质量允许偏差 a 用2米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表面平整度,普通抹灰不得大于4毫米;高级抹灰不得大
于3毫米;
b 用2米托线板和尺检查阴阳角垂直度和立面垂直度,普通抹灰不得大于4毫米;高级
抹灰不得大于3毫米; c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阴阳角方正,普通抹灰不得大于4毫米;高级抹灰不得大于2毫米;
d 用5米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抹灰墙分格条(缝)的直线度,普通抹灰
不得大于4毫米;高级抹灰不得大于3毫米;
3) 墙面抹灰施工要点
A. 检查墙面垂直度,并根据抹灰标准确定抹灰层总厚度; B. 室内墙面阳角处应用1︰2水泥砂浆做不小于2m高的护角; C. 为保证抹灰质量,应设置标筋(灰饼与冲筋);
D. 为防止水泥砂浆抹灰层开裂,每遍厚度宜为5~7mm。水泥砂浆和水泥石灰砂浆
每遍厚度宜为7~9mm. E. 抹灰层总厚度不得超过35mm,否则应采取措施(或配筋或加钢板网);
F. 室外抹灰应结合立面装饰效果进行分格,以避免温度变形开裂;
G. 顶棚抹灰应尽量薄,并采取措施确保抹灰层不脱落伤人,推荐顶棚免抹灰方案;
H. 基层处理好可大大地增强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力; I. 注意养护 24小时以后开始洒水保持湿润养护7~14天;
J. 重要部位为保证水泥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刷界面处理剂。一般应刷素水
泥浆,水灰比1︰1,在铺水泥砂浆前刷;
11
K. 水泥砂浆水分偏多时,可撒些预拌好的1︰1干水泥砂拌合料再行压光,不得撒
干纯水泥面,以避免水泥砂浆脱皮起壳。
抹灰质量通病防治
A 地面起砂、表面强度不高、水泥硬壳脱落,漏出松散的水泥砂 a. 原因分析
a) 水泥砂浆水灰比过大。水泥水化所需的水分约占水泥重量的20~25%,即水灰比为0.2~0.25。这样小的水灰比施工操行很难,为了增加水泥砂浆的和易性,实际施工时水灰比都大于0.25。而水灰比和水泥砂浆强度成反比,水灰比越大砂浆强度越低,还会造成砂浆泌水,进一步降低水泥砂浆的表面强度。
b) 水泥砂浆收光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过早则水泥凝胶尚未形成,游离水分还较多,易出现泌水现象。过迟则水泥已经终凝硬化,不但操作困难,还会扰动已经硬结的表面,大大降低水泥砂浆的强度。
c) 养护不当。如果不养护,或养护时间不够,会使水泥水化不充分,过早的停止强度增长。过早养护,水泥凝胶尚未完成,也容易造成水泥被冲走,砂子外露。
d) 水泥地面尚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上人走动或在上面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地面过早的遭受摩擦作用,导致地面起砂。
e) 水泥砂浆在严寒地区冬季施工,容易受冻。水在低温时结冰,体积将增加9%,解冻后不复收缩,致使砂浆孔隙率增大,水泥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
f) 原材料不合格,如水泥过期,砂子含泥量超标,或颗粒过细等。 g) 在水泥砂浆泌水的情况下,撒干水泥面,极易造成浮在水泥砂浆表面上的一层水泥浮浆硬结成和下面粘结不牢的硬水泥壳。 b. 预防措施
a) 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3.5cm(标准锥体沉入度计);细石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应大于3cm。
b) 掌握好水泥砂浆的抹平压光时间。水泥砂浆地面的抹平压光一般不少于三遍。第一遍抹平应在水泥砂浆铺设后随即进行,第二遍收光应在初凝前完成,第三遍压光应在终凝前完成。 c) 水泥砂浆地面养护一般在24h后进行。普通硅酸盐水泥一般养护不少于7昼夜。有条件时,可采用蓄水养护。
d) 合理安排工序,水泥砂浆地面尽量在安排在最后进行。 e) 水泥砂浆地面的施工硬严防受冻,施工现场温度应控制在不低于5℃。
f) 水泥宜采用标号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宜用中粗纱,含泥量不大于3%。细石混凝土的骨料不应大于15mm,并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大于2%。
g) 水泥砂浆泌水时不应撒干水泥面,而应撒1∶1的干拌水泥砂混合料。
B 水泥砂浆地面空鼓、甚至开裂、起壳 a. 原因分析
a) 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浆膜或其它污物。特别是白灰粘污在基层上,
更影响基层于面层的结合。
b) 基层过分干燥,抹灰时基层浇水湿润不充分,导致砂浆失水过快,强度不高,
与基层粘结不牢。过分干燥的基层表面的粉尘也难于扫除,对面层砂浆起一定的隔离作用。 c) 基层过分光滑。
d) 基层有积水,导致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增大,影响水泥砂浆的强度和与基层的粘
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