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一、“创生”课程缘起、涵义
1992年,辛德尔等人在前人课程改革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课程实施取向归纳为三种:忠实取向(忠实地实行课程计划);调适取向(教师对课程计划进行主动的改造和调整以适应具体实践情境);创生取向(教师与学生联合创生教育经验)。[参阅李晓红《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由此,“创生”一词遂被广泛使用于教育教学领域。
创生取向把课程视为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并实际体验到的经验。在创生取向中,教师和学生并不是课程专家的接受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构建者。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自由对话和批判反思等创造和构建课程,凸显和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这里,课程是师生在过程中实实在在体验、亲历和创造教育经验,他们真正创生课程并赋予课程以意义。显然,这种课程是情境化、经验化、个性化、人格化的,它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二、“创生”课程适应新课改要求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使学校课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整合课程与教学,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成为一个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创生的过程。课程创生促使教师和
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性,去挖掘和整合各种可能利用的课程资源,去收集相关课程材料,设计恰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主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去发展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可见,“创生”课程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它无疑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那么,怎样创生课程呢?听起来似乎是一件极深奥、复杂的事情,很难做到。实则不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创生”无处不在。
三、师生协力“创生”课程 (一)教师“创生”课程
1、教师之所以能够在课堂上“创生”,是建立在他们具有关于课程内容丰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且这些理论具有情境性,与课堂密切相关。教师的知识或理论是围绕真实的课堂教学事件组织起来的,正是这种知识或理论引导教师在课堂情境中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创生”。
美国学者塞勒等人就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作过如下比喻:假使课程被认为是乐谱,教学则是乐谱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领悟,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更是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团特别受到亲睐,主要原因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在于他们对乐谱的理解、领悟和演奏技巧的结合。这就意味着,相同的内容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对每
个人的意义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意义都有着自身的理解和解读方式。教师对给定的内容会融入自己的理解,不断使其变化、创新,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也就是“体验”课程,即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感受到、思考到、领悟到的课程。因此,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并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一位地理教师在做《地图》这节课时,做了如下的变化。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逐一去讲比例尺、方向、图例,而是试着让学生来画学校平面图。上课伊始,让两位学生朗读各自写的文章──《我们的学校》。然后她带着学生开始参观学校,边参观边谈论一下这两位同学在文章中所描绘的学校的布局是否准确,最后回到教室,教师鼓励大家试着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并提醒大家,在画图中有什么问题的话,请参阅课本第三节《地图》。第二节课,让学生先来评价几幅学校平面图,然后讨论画平面图应注意哪些问题,教师补充强调如何选择大小尺寸不同的比例尺,最后让学生继续参阅手中的地图册,根据地图三要素,重新画一张学校平面图。
还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学习拼音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没有仅仅按照教材来教学而是选用了大量的传统儿歌,如“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等,还自编了许多琅琅上口的儿歌:为了让学生记住“ing”的发音,老师自编了儿歌“天上一颗星,树上一只鹰,墙上一颗钉,地上一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