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监理工程师,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案指导施工。

4.1.3.3 基坑回填时先用推土机摊平,然后用推土机碾压,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0mm,碾压时应先慢后快,碾压遍数由试验结果控制,碾压时,轮迹重迭1/2轮,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4.1.3.4 机械施工不到的部位应采用蛙式打夯机配合施工。

4.1.3.4.1 蛙式打夯机施工时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压实遍数为4遍。

4.1.3.4.2 蛙式打夯机夯实时,应一夯压半夯,防止漏夯。

4.1.4 地下基础施工:

4.1.4.1 模板工程:

4.1.4.1.1 模板采用清水复合模板及钢模板。模板表面要清除残渣、修理平整、刷好隔离剂。

4.1.4.1.2 基础采用模板支模工艺,立楞采用木方,间距0.6米,在外侧打顶子,顶子间距也为0.6米。

4.1.4.1.3 混凝土浇灌期间,应有专人对模板及支撑进行检查,如发现涨模、漏浆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4.1.4.1.4 模板拆除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有关规定。

4.1.4.2 钢筋工程

4.1.4.2.1 钢筋应有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进场时应分批检验。两证齐全,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本工程。

4.1.4.2.2 进场的钢筋应按不同规格、检验状态和现场平面图位置分别堆放,并用标识牌进行标识。

4.1.4.2.3 钢筋加工制作采用机械成型,绑扎采用手工绑扎。

4.1.4.2.4 钢筋加工前应由专人按图纸和施工规范中的要求填写钢筋下料表,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加工时规格、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

4.1.4.2.5 钢筋加工成型后,必须按规格、型号分别堆放好,并写好标牌,以免混淆。

4.1.4.2.6 钢筋绑扎前应对加工成型的钢筋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绑扎,同时应将施工区域的杂物清理干净。

4.1.4.2.7 钢筋绑扎时要注意各部位绑扣形式,穿筋层次和各部位受力钢

筋位置,已绑扎成型钢筋必须由钢筋工统一管理,在混凝土浇灌前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形式的破坏。

4.1.4.2.8 钢筋直径d≥22mm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其他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4.1.4.2.9 双向受力钢筋,必须用铁丝全部绑牢。钢筋绑扎时,绑扣要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因碰撞、振动而使钢筋松散造成错位。

4.1.4.2.10 钢筋保护层要用1:1水泥砂浆50*50mm垫块垫好,垫块厚度按设计要求,在绑扎钢筋的同时,将垫块绑好。

4.1.4.2.11 柱主筋锚入混凝土基础内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采用支架将柱主筋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灌时位置偏移。

4.1.4.2.12 钢筋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 4.1.4.3 混凝土浇灌:

4.1.4.3.1 混凝土浇筑前要仔细检查钢筋、模板、套管的位置与数量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模板内应清除钢筋头、木屑及其他杂物,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

4.1.4.3.2 混凝土浇筑应四面均匀下灰,每层厚度为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h,基础一次浇灌至顶面,不留施工缝。

4.1.4.3.3 基础混凝土振捣时,要先将靠近模板部位的混凝土振实,然后振捣中间部位,振动棒移动间距一般为0.3~0.4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在每步台阶浇筑够高后,应停止一段时间,使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再继续浇筑上一层,既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结合,又使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不外溢。

4.1.4.3.4 基础浇筑后,各台阶上表面必须用木抹子搓平,表面一次压光。 4.1.4.3.5 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0m,否则应使用串桶或溜槽等设备进行浇筑,以防石子砂浆分离影响质量。

4.1.4.3.6 混凝土浇灌后,应及时进行二次振捣。上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4.1.4.3.7 混凝土浇灌时,应保证每班有专人测试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两次,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通知搅拌站。

4.1.4.4 脚手架与墙体拉结采用小横杆刚性拉结,每隔三步架、二跨间设一道。

4.1.4.5 脚手架各杆件相交处伸出的端头不得小于100mm。

4.1.4.6 操作层跳板应满铺,并与小横杆绑牢,不得有探头跳,操作层上

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4.1.4.7 脚手架施工完毕后,经联合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4.1.5 装饰工程

4.1.5.1.1 抹灰之前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对凸凹不平之处修整平整,表面的砂浆污垢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一天前),混凝土表面要进行凿毛并在其表面刷一层素水泥浆结合层,以防空鼓,墙上的孔隙均应填塞严密。然后抹底灰。

4.1.5.1.2 此工程抹灰按中级抹灰要求进行,抹灰之前,必须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对齐。然后做灰饼及冲筋,最后抹墙面。

4.1.5.1.3 各灰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无脱层和空鼓现象。

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1 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5.2 质量方针

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创建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工程或服务。

5.3 质量管理原则:

5.3.1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以质量工作为核心,一切活动必须服从、服务于质量。

5.3.2 坚持严加管理的原则,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坚持交底制、三检制和奖惩制度,保持质量稳步提升。

5.3.3 坚持施工方法和工艺改进的原则,不断推广和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5.3.4 尊重现场监理工程师,认真执行其的任何指令。 5.3.5 实行质量岗位责任制,将施工质量与个人经济效益挂钩。

5.3.6 坚持现场施工跟班检查制度,跟踪检查、制定对策,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5.4 质量保证措施

5.4.1 质量工作程序执行本公司的《五三一八》质量工作制度。

5.4.1.1 “五三”,即五个三的质量工作制度。

5.4.1.1.1 三全:全过程、全企业、全员参加质量管理。

5.4.1.1.2 三执行:严格执行质量验评标准,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标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按图纸施工。

5.4.1.1.3 三检制:自检、复检、专检制度。

5.4.1.1.4 三工序:复检保护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优质准时的为下道工序服务。

5.4.1.1.5 三不放过:发生质量事故后,原因不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受教育不够不放过,没有可靠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5.4.1.2 “一八”即一套八个不准的施工纪律 5.4.1.2.1 施工图未经自审会审的不准施工。

5.4.1.2.2 没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作业设计(或施工措施)的不准施工。

5.4.1.2.3 工艺、质量标准不明确,没有技术交底或不清的不准施工。 5.4.1.2.4 原材料没有出厂合格证或规范规定必须进行复检而没有进行复检的不准使用。

5.4.1.2.5 设备、成品、半成品不合格的或没有出厂合格证的不准使用或安装。

5.4.1.2.6 混凝土工程未经质量评定(含浇灌前的模板、钢筋分项工程)以及重点部位工程未经项目经理部指挥人员签发混凝土浇灌令的,不准浇灌混凝土或施工。

5.4.1.2.7 上道工序不合格的分项工程、未经质量评定和专职检查员检定的以及未经监理单位核查的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4.1.2.8 发生质量事故后,没有作到“三不放过”的不准继续施工。

5.4.2 技术工作程序

5.4.2.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制度

单位工程作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工程作施工作业设计,分项工程作技术交底。

5.4.2.2 施工图纸、技术文件、设变通知单的收、发、存工作程序 图纸的接收由项目经理部技术组档案员一手接收,然后登记上帐,双方办理交接手续。图纸接收之后,根据总工程师的指令将图纸分发各专业及施工队,办理接收手续,设变通知单及其他技术文件发放方法与此相同。对于因修改而作废的图纸,作废图必须一张不差的全部收回,并加盖“作废”图章,然后统一封存,以免流入现场。

5.4.2.3 技术交底工作制度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之后由编制人对项目经理部的工程师、质量检查员、施工队长、工长等人进行技术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卡,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审批之后由编制人对施工队长、质量检查员、工长等进行技术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卡。分项工程由技术员对工长、工人进行交底,并填写交底卡。

5.4.2.4 材料检验制度

5.4.2.4.1 各种建筑材料在采购前必须对其材质进行检查,索取材质合格证和产品质量证明书,然后再进货。材料进入现场之后,需复检的材料要按规定的方法取样,并由监理工程师验证之后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新产品、新材料更要严格检查、检验,确实达到质量标准,然后进货。

5.4.2.4.2 材料管理要设立材料管理台帐,记载材料的名称、规格、进货时间、生产厂家、材质证编号、复检证编号等。

5.4.2.5 工序交接工作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之后,由施工作业者进行自检,合格后,作质量检查表,然后由工长、质量检查员进行复检、监理工程师进行专检,合格后交给下道工序施工,一些重要工序如混凝土浇筑工程,他的前道工序钢筋、模板等必须经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现场工程师及质量检查员共同联合检查,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5.4.2.6 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5.4.2.6.1 档案工作由经理部的总工程师统一协调管理,由经理部的档案管理员及工程师具体负责。

5.4.2.6.2 技术档案由工程师收集、检查、整理。

5.4.2.6.3 管理档案由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收集、检查、整理。

5.4.2.6.4 整个工程结束后,根据档案馆要求,由档案员进行归档、整理、交接。

5.4.3 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已施工完的钢筋进行成品保护,浇灌时设专人看模,混凝土浇灌须连续进行并振捣密实,不得随意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灌停歇时间应小于90min。

5.4.4 总结、借鉴、运用以往工程施工成套技术经验成果,针对以往施工项目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及本工程的技术质量难点,设置质量管理点,实行预测预控全过程重点控制,确保工程

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监理工程师,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案指导施工。4.1.3.3基坑回填时先用推土机摊平,然后用推土机碾压,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0mm,碾压时应先慢后快,碾压遍数由试验结果控制,碾压时,轮迹重迭1/2轮,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4.1.3.4机械施工不到的部位应采用蛙式打夯机配合施工。4.1.3.4.1蛙式打夯机施工时每层铺土厚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6ne61m3fy9pg7z7hdvh6c4rp7oypx00so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