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连接CD,作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CD′交x轴于点P,此时PC+PD值最小,如图所示. 令y=x+4中x=0,则y=4, ∴点B的坐标为(0,4);
令y=x+4中y=0,则x+4=0,解得:x=﹣6, ∴点A的坐标为(﹣6,0).
∵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 ∴点C(﹣3,2),点D(0,2),CD∥x轴, ∵点D′和点D关于x轴对称,
∴点D′的坐标为(0,﹣2),点O为线段DD′的中点. 又∵OP∥CD,
∴点P为线段CD′的中点, ∴点P的坐标为(﹣,0). 故选C.
12.已知函数y=ax2﹣2ax﹣1(a是常数,a≠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当a=1时,函数图象经过点(﹣1,1) B.当a=﹣2时,函数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 C.若a<0,函数图象的顶点始终在x轴的下方 D.若a>0,则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考点】HA: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H4: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A、将a=1代入原函数解析式,令x=﹣1求出y值,由此得出A选项不
第16页(共32页)
符合题意;B、将a=2代入原函数解析式,令y=0,根据根的判别式△=8>0,可得出当a=﹣2时,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B选项不符合题意;C、利用配方法找出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令其纵坐标小于零,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由此可得出C选项不符合题意;D、利用配方法找出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D选项符合题意.此题得解. 【解答】解:A、当a=1时,函数解析式为y=x2﹣2x﹣1, 当x=﹣1时,y=1+2﹣1=2,
∴当a=1时,函数图象经过点(﹣1,2), ∴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当a=﹣2时,函数解析式为y=﹣2x2+4x﹣1,
令y=﹣2x2+4x﹣1=0,则△=42﹣4×(﹣2)×(﹣1)=8>0, ∴当a=﹣2时,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B选项不符合题意;
C、∵y=ax2﹣2ax﹣1=a(x﹣1)2﹣1﹣a, ∴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1﹣a), 当﹣1﹣a<0时,有a>﹣1, ∴C选项不符合题意;
D、∵y=ax2﹣2ax﹣1=a(x﹣1)2﹣1﹣a,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x=1.
若a>0,则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化简:
÷
= .
【考点】6A:分式的乘除法.
【分析】根据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
÷=?=,
第17页(共32页)
故答案为:.
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且a≠0 . 【考点】AA:根的判别式.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a≠0且△=(﹣2)2﹣4a(﹣1)>0,然后求出两不等式的公共部分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0且△=(﹣2)2﹣4a(﹣1)>0, 解得a>﹣1且a≠0. 故答案为a>﹣1且a≠0. 15.已知
是方程组
的解,则a2﹣b2= 1 .
【考点】9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分析】根据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
,
是方程组
的解,
是方程组
的解,可以求得a+b和a﹣b的值,从而
解得,①﹣②,得 a﹣b=
,
①+②,得 a+b=﹣5,
∴a2﹣b2=(a+b)(a﹣b)=(﹣5)×(﹣)=1, 故答案为:1.
16.如图,在?ABCD中,AB为⊙O的直径,⊙O与DC相切于点E,与AD相交于点F,已知AB=12,∠C=60°,则
的长为 π .
第18页(共32页)
【考点】MC:切线的性质;L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MN:弧长的计算. 【分析】先连接OE、OF,再求出圆心角∠EOF的度数,然后根据弧长公式即可求出
的长.
【解答】解:如图连接OE、OF,
∵CD是⊙O的切线, ∴OE⊥CD, ∴∠OED=90°,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60°, ∴∠A=∠C=60°,∠D=120°, ∵OA=OF,
∴∠A=∠OFA=60°, ∴∠DFO=120°,
∴∠EOF=360°﹣∠D﹣∠DFO﹣∠DEO=30°, 的长=故答案为:π.
17.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的边AB的中点D,则矩形OABC的面积为 4 .
=π.
第19页(共32页)
【考点】G5: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y)【分析】可设D点坐标为(x,,则可表示出B点坐标,从而可表示出矩形OABC的面积,利用xy=2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 设D(x,y),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D, ∴xy=2,
∵D为AB的中点, ∴B(x,2y), ∴OA=x,OC=2y,
∴S矩形OABC=OA?OC=x?2y=2xy=2×2=4, 故答案为:4.
18.在矩形ABCD中,∠B的角平分线BE与AD交于点E,∠BED的角平分线EF与DC交于点F,若AB=9,DF=2FC,则BC=
.(结果保留根号)
【考点】LB:矩形的性质;KI:等腰三角形的判定;S9: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先延长EF和BC,交于点G,再根据条件可以判断三角形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并求得其斜边BE的长,然后根据条件判断三角形BEG为等腰三角形,最后根据△EFD∽△GFC得出CG与DE的倍数关系,并根据BG=BC+CG进行计算
第20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