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派 第二节 边塞诗派
第一节山水田园诗派
一、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原因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三、孟浩然 四、王维
一、山水田园诗的产生的原因
1、经济因素 2、思想文化因素 3、文人的审美趣味 4、文学自身因素
1、经济因素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2、思想文化因素
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
3 文人的审美情趣 4、文学因素
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比较六朝与唐代山水诗的差异)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盛唐山水诗歌的特点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三、孟浩然
(一)孟浩然的生平:
(二)孟浩然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四)《过故人庄》赏析
(一)孟浩然的生平(689__740)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早年在家隐居读书,四十岁后到京求仕,未如愿,失意而归。经过一段漫游后又回乡,一生清淡寡居,是盛唐时代唯一一位布衣终生的大诗人。 (二)孟浩然诗歌的主要内容
有《孟浩然集》四卷,诗歌260多首,五言律诗近半,七言诗沾10首。《全唐诗》编诗二卷。山水、田园、隐逸幽栖、送别、牢骚为主要题材。 1、山水诗
孟浩然一生漫游过许多地方,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 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
有的诗在山水景物描写中融入游子漂泊之感;有的诗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情怀; 有的诗在赞叹山水的同时又夹杂着落寞失意的情绪。
孟浩然是一个孤傲的人。由于心情孤寂,他笔下的山水也不免染上一层清冷的色彩。如《宿建德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 2、田园诗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志。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其田园诗以《过故人庄》为代表。 3、隐逸诗
孟浩然的隐逸诗,描写自己的幽栖生活,表达洁身自好的志趣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清新自然,不尚雕饰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清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 2、气象雄浑,境界阔大
孟浩然的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等,所以明胡震亨说他“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吟谱》)。 3、富有生活气息
他的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的诗风影响。
4、语淡而味浓
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 ,正如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
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情致韵味。如《春晓》用语极为平淡自然,而明媚的春光中,又透露着伤春的意绪。又如《宿建德江》在移舟日暮、野旷江清的景色里抹上了“客愁”的孤寂心绪。造语平淡而诗味醇厚,不假雕饰而境界不俗。
(四)《过故人庄》赏析 1、总体评价
这首诗是孟浩然田园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篇以故人邀请作客为内容,描写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表现了朴实真挚的友情。 2、突出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朴素的白描手法,把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人际的淳朴诚挚的友情融合一气,创造出了恬静闲适的意境。 此诗浑然天成,妙在篇法。沈德潜称此诗“篇法之妙,不见句法”(《唐诗别裁集》)。它不追求锤字炼句,只以平淡自然的家常语,对被邀、访问、辞别作了一番简略的平平叙写,便觉一往情深,真可谓词浅而情深,语淡而味浓,的确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3、章句分析
首联。起笔平平叙述,故人鸡黍相邀,似家常语极为平淡自然地点题开篇。
颔联。写途中所见自然风光,由近及远,画面层次分明,句式工对,色彩明丽,而“合”、“斜”两个动词的运用使画面又有生动感,整个画面显得清静而幽雅。
颈联。前句交代环境,后句写宾主欢饮畅谈农事,透视着田园生活的意趣和亲切的友情。 尾联。写临别表示重阳节再来赏菊,淡淡的两句透视着主客的亲密关系和诗人作客的愉悦心情。诗歌通篇都用叙述描写的手法,没有直接的抒情,然却洋溢主客的深情厚谊,也体现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 王维(701-761)
(一)王维的生平(701-761)
王维,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家于蒲(今山西永济),从15岁起,他游学长安数年,并于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释褐太乐丞,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他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半官半隐曾先后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他曾向宰相张九龄献诗以求汲引,官右拾遗,又一度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还曾以侍御史知南选。 接受伪职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乱起,至德元年(756),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次年两京收复时,他因此被定罪下狱;但旋即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 禅诵为事
不过,王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
王维的前后变化
王维的一生以40岁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
早年关心社会现实,向往开明政治,由于张九龄的罢相,李林甫擅权,他在40岁以后就过上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由于“陷贼為官”,安史之乱后更加消极。“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是其处世哲学。 (二)王维诗歌的主要内容 1、边塞诗: 2、游侠诗:
3、山水田园诗:
1、边塞诗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如《少年行》、《从军行》、《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等。 2游侠诗
与当时许多想建功立业以扬名不朽的才士一样,王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他在《少年行》中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边塞诗1
其《送张判官赴河西》诗则云:“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声调高朗,气魄宏大。
王维赴河西节度使幕时到过塞外,他出塞前后写的诗,如《从军行》、《观猎》、《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边塞诗2
其《使至塞上》云: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以英特豪逸之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那无尽的长河、广阔地平线上的落日、大漠孤堡上的烽烟,透露出诗人走马西来天尽头的豪迈气概。 3、山水田园诗
但在唐代诗歌史上奠定其地位和最能标志其诗歌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田园诗。 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
或描写自然山水,表现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 (三)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诗中有画”:2、“诗中有禅”3、“诗中有声”4、炉火纯青的语言 1、“诗中有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
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又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诗中有禅”
王维中年后皈依佛教。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诗中有声”
王维工于音律,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是绘声绘色的“有声画”。 王维特别善于捕捉和描摹大自然的音响来刻画景物,创造意境。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都是以声音表现清幽寂静的境界,是以动衬静,“诗中有声” 的典范。 诗中有声2
王维是以诗人的灵感,画家的眼光、音乐家的听力,禅家的意趣把握山水,创作山水田园诗的,所以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仅是中有禅,诗中有画,而且,都是有声画。 4、炉火纯青的语言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
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四)王维的作品赏析 1、山居秋暝赏析 2、观猎赏析 3、渭川田家赏析
一、《山居秋暝》赏析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描绘了山村秋天雨后傍晚清新恬美的山林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乐于归隐山林的生活意趣。 2.章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