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08—2012)
一、专业建设现状 (一)专业规模
我院现有高职专科专业18个,涵盖制造、电子信息、应用艺术、财经、旅游等5个类别。其中院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重点扶持专业2个。共有高职在校生2688人,初步形成了以制造类专业为主线,财经与计算机类专业为两翼,辐射相关领域的专业布局和结构,专业设置基本上紧贴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整个专业结构体系基本趋于合理。
(二)专业建设条件 1、师资队伍现状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3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53人,占全院教师总数36.1%,中级职称53人,占全院教师总数36.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46人,占全院教师总数31.3%。双师素质教师37人,占全院教师总数25.2%。
2、实践教学设施
学院现有焊接实训中心、机械加工中心、、数电模电实训、自动化实训、计算机网络实训、导游实训、电工实训、金工实训、动画制作等校内实训场所50余个。与河北长安、宏昌天马、新华机械厂、康辉旅行社、北京永兴花园酒店等京津冀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百余个稳定的校外实验、实训、就业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2224.8万元,按现有学生规模,生均7945元。实训总建筑面积为25200平方米,生均9.1平方米。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专业建设原则 1、总体原则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省教育厅关于专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意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围绕学院定位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河北省建设职教大省的需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认真对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结合学院实际,充分发挥优势,注重培育特色,积极树立品牌。巩固调整改造传统专业,大力发展与扶植新兴专业。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指导,加强专业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力争经过5年努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能适应学院规模发展的专业框架,构建能够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又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建设体系,为社会培养适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原则
(1)确保重点,优先发展社会急需的、关系学院长远发展的专业。 ——围绕保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机械加工、汽车维护与营销、旅游、物流、计算机网络等产业链发展需要的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进一步巩固优势,强化特色,做出品牌。
——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重视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专业。
——合理规划专业布局,围绕学院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形成专业间的相互支撑与依托,促进学院教学的有效发展。
(2)突出效益,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同时注重学院的办学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3)培育特色,稳步发展具有地区特色、行业特色与学院特色的品牌专业。
三、专业建设目标
1、专业发展的总体格局
分析学院现有的专业分布情况和学院发展定位,确定学院以后专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1)对现有专业进一步整合优化,使总体格局趋于合理。
旅游类专业在保持现有专业格局的基础上,适当压缩规模,尤其是旅游英语、旅游日语专业要限制在校生规模。
制造类专业在保持现有专业格局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加大汽车类专业群建设力度。
财经类专业基本保持现有格局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物流管理专业。 艺术设计类要与其它类专业要进一步整合,避免相近或相类似专业重复设置。
加快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为适应当前网络发展的的需要,重点发展网络安全和管理专业。
(2)大力发展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如动漫设计与制作、装饰艺术设计、会计电算化等
(3)发展旅游经济相关的复合型专业,如酒店管理、生态旅游等专业。
2、专业发展规模
到2012年,学院专业总数基本控制在20个以内,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规模保持在4000人左右。基本形成机械类(机电、汽修、数控等专业)为主,财经类(会电、物流等专业)和计算机类(网络、软件、动漫等专业)为两翼,应用艺术类专业为特色的新格局。
3、专业发展目标
重点建设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与营销和旅游管理专业,重点扶持发展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等行业特色和优势明显的专业,努力打造学院优质品牌专业;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做精机械制造类专业;适当扩大汽车类专业,商贸人文类专业结合物流、旅游行业需求做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与省内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学院特点建设好一批艺术类特色专业如:装饰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至2012年建成6个院级重点专业,4个院级特色专业。
四、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可变性与学院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关系。
各系要根据现有专业及条件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努力形成以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的专业群,拓展边缘专业,形成独特的专业体系及专业特色。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产学结合、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方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每年定期召开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新专业培养计划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根据生源多样化制定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培养方案。
(三)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扩大选修课程和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且同时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材建设工作。专业课程要把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并把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贯穿始终。
加强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院“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旅游社交礼仪”、“卡通形象设计”、“数据库原理”四门院级精品课程已经建成,正在准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院级重点课程8门和精品课程6门已经立项建设。学院为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教材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行了倾斜政策,并以此带动全院课程建设。
加快精品课程建设步伐,到2012年院级精品课程总数要求达11门,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实现突破。加强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
加大精品课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四)加强产学研工作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联合关系,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同。积极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探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研究开发实践教学课题。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聘请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专业实践技能。建立校企科研合作机制,针对生产技术难题,共同进行科研攻关。
(五)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在严格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基础上,学院积极鼓励“双师型”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或讲义。
加强教材选用与特色教材建设工作。教材建设做到编、选并重,优先选用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高职高专教材,避免低水平重复编写。要求各专业必须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材的选用。鼓励广大教师在比较分析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吸取高职院校在探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鼓励编写反映我院特色的教材,注重解决现有教材的不足,满足培养方案的需要,确保学院教材的总体优化。
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教材10多种,计划到2012年,力争校本教材达20种,主编(或副主编)的省级规划教材10种。
(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模块化、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改革考核方式,以能力考核为重心,采取多种考核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五、专业建设规划实施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或教学工作委员会兼),强化对专业建设的宏观指导,各系制订详细专业建设规划,各专业制订本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和具体目标。
2、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包括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特别是专项建设经费的投入和相关政策的配套。专业建设的投入包括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投入。
3、强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师资梯队。
4、建立专业建设的评估与检查制度,特别是重点专业、新专业建设的检查评估制度。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