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10.8)复习课程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8、收入分配

①财政收入分配的含义: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 ②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9、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①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②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

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

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通过转移性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对改变社会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如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个人转移性支出等。 ④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住房)等进行的收入分配,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9、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含义: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目的。 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重点: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经济发展要建立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经济稳定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增长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10、公共选择 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是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含义 人(包括投票人、政治家、官僚)行为。它从与经济学同样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出发,对个人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产生 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 代表 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等 人物 个人主义方法论 人们只能通过对个人及其行为的理解来理解社会 政治场景中的个人都是自利、理性和效用最大化者,必定在政治场景的特定激励经济人假设 和约束下,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众利益最大化。 和市场过程一样,政治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个人之间的交易网络。所不同的是: 理论 第一,在通常的市场上,个人用货币交换所需的物品和服务;而在政治市场上,基石 作为一种交易的个人以自己同意承担的成本份额(或税收),交换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服务。 政治过程 第二,市场交易是边际交易,交易双方可以就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讨价还价,最终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而政治交易中,个人在特定方案上只能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选择,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只能接受对其不利的方案。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1、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

①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1)唐斯的“理性投票人假说”,尽管公共物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以及其成本分担,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是作为公共物品需求者和投票者,个人也许没有动机通过投票传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信息。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

2)“理性的无知”,是指理性的选民由于不指望自己的一票能够影响选举结果,因而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搜寻有关选举的信息。

3)“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这导致选民往往胡乱投下、自己那神圣的一票,根本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偏好,何谈政府根据选民表达的偏好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呢?

②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

只有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纲领或提案,才有助于实现选票极大化的目标。一味迎合中间选民的利益,必然导致少数派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诉求被忽视,有违社会公正原则。

③投票循环:投票循环又被称作“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主张,集体应当选择在两两对决中以简单多数胜出的议案,该种形式的选举规则被称之为“孔多塞规则( Condorcet procedure)”,其核心思想一般由“三个选民一三个选项,两两表决、得多数票者获胜”的简单模型来表达。会出现投票循环的情况。

阿罗不可能定理:当选项超过三个,社会成员超过三人时,所有的投票的规则都是有缺陷的,除非武断决定胜出方案,否则民主投票将没有任何结果。

④官僚体系无效率:尼斯坎南的官僚理论解释了官僚体系缺乏效率的原因。该模型中的官僚机构具有两大特征: 1)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2)官僚机构(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负责生产某种公共物品与服务(或其组合),以与其服务对象(立法机构或其中间投票人)的预算拨款相交换。

☆尼斯坎南模型在公共物品的政府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第一,应当增强官僚部门内部的竞争性,增加某一行业官僚部门的数量是方法之一,也可以允许其他行业现有的官僚部门通过业务参与以强化竞争;

第二,通过改变对官僚的激励,引导其最小化既定产出的成本;

第三,通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外包,让更多的私人营利性企业加入到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来,以期提高效率。

⑤利益集团与寻租:利益集团寻求租金的努力,通过影响政府税收、管制、关税保护等政策,导致了非生产性再分配,既降低了经济效率,又浪费了社会资源。除此之外,利益集团还通过提供经济资助直接影响行政和立法的选举格局;通过战略性地提供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影响公共政策。

12、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①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②我国财政制度主要存在问题:预算管理制度问题;税收制度不适应;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划分问题;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财政支出刚性的矛盾。

③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④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任务:

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

2)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调节功能,稳定宏观税负);

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十二、财政支出

1、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三看)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传统上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①看财政支出规模(花多少钱)。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②看财政支出结构(干多少事)。所谓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并据此观察政府的职能和活动,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③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具体是怎么花的)。所谓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它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何种职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等。

2、财政支出分类方法(国际上常见的分类方法): ☆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①支出功能分类:是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是用于办教育了,还是加强了国防。)。

②支出经济分类:是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办教育的钱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盖了校舍)。

【注】从某种意义上讲,支出经济分类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利用这一分类体系下的统计数据,能够从微观层面清晰地追踪政府财政支出的去向和具体用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①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

通过购买性支出,政府与私人部门发生经济交换,并在实际中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社会投资与消费的总量与构成。

②转移性支出: 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 利用这一分类体系,可以从宏观上考察一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作为经济主体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其职能是偏好于资源配置,还是收入再分配。

3、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中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按支出功能或政府职能,将政府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五类。它是一种“功能”和“性质”混合的分类方法。

☆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①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分别为17类、172款和l152项。

类级科目分别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市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②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分别为12类和98款。

类级科目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4、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应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也可以按不变价格来反映,即以某一年的价格为基准来统计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

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从趋势上看,总量是不断增长的。

财政支出相对规模,是指财政支出的规模用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来反映。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 ①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②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另外也可以用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正常情况下: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它决定于国家制度的安排。人均财政支出指标一般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G(%)/△GDP(%));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能生产总值增长额之比(△G/△GDP)。 5、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

理论上讲,财政支出规模可大可小。但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是一个普遍趋势。

从总体上看,近些年来公共支出水平较为稳定,甚至有稍许的下降。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又有所上升。

6、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理论 提出者 观 点 政府活动扩瓦格纳 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张法则 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为维护社会和经济正常秩序;纠正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文化、教育、福利等公共支出项目的增长都需要政府增加公共支出。 梯度渐进增皮考克 1)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众长理论 魏斯曼 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2)外在原因:社会动荡,导致公众所能接受的税收水平提高,结果是政府支出的预算约束也随之提高,使得整个财政支出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经济发展阶马斯格雷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段增长理论 夫 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中期阶段: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非均衡增长鲍莫尔 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理论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公共选择学 首先,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通常具有“财政幻觉”,即他们通常更为关派的解释 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其次,政治家为获得公众拥护和赢得选票,总是倾向于以更大的财攻支出作为争取选民的手段 第三,在很多公共事务上,往往是官僚机构掌握着更精确的成本信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往往提出规模较大的预算供代议机关表决,以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力与利益。 第四,在任何一项具体的事务上,所谓的公共利益都很难界定。 7、我国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快速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随着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

在财政支出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 财政支出的重点也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变。

8、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①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②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 ③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上的偏离,即重视经济服务(特别是经济建设事务)和一般公共服务而忽视社会性支出的现状,是造成中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9、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政府在“十二五”时期:

①应当更多的关注再分配问题,相应压缩购买性支出,扩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并使财政支出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倾斜。

②在处理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时,一方面要控制并调减投资性支出的规模,另一方面要注意投资性支出应当有保有压。新增财政支出的投向应更多投到最终需求。在消费性支出上,要从严控制行政性公共消费。

☆具体措施:

①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

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逐步提高到60%以上。 ③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④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⑤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 ⑥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10、财政支出绩效的含义:财政支出绩效是指财政支出目标完成所取得的效果、影响及其效率。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的核心是把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融入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

11、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安排的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①主体是政府及其财政部门;②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③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和绩效目标指标进行的,实践中,西方国家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后来在3E基础上又加入了 “公平性”。

12、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的与原则。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中央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只供学习与交流

最新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10.8)复习课程 - 图文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8、收入分配①财政收入分配的含义: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②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9、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5j641zcwy7d82u9zjlx7yogl1itcy00il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