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幼儿园疫情防控期间夏季疾病预防知识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炎的预防:小儿患病后可终生免疫。

1)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

2)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3)药物预防,采用板蓝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腮腺炎的护理:

1)不要让孩子上学,以免使其他同学受感染,直至腮腺肿胀消退后五天再去学校。

6

2)减轻疼痛。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亦可用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于患处,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防止干裂引起疼痛。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

3)降低体温。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高热时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板蓝根抗病毒治疗。

4)合理的饮食。患腮腺炎时,病儿常因张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剧,因此,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要多给病儿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

5)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7

6)卧床休息。保证休息,防止过劳。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

7)病情观察。脑膜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应立即送往医院。

3.风疹:多发于春季,多见于1~5岁的孩子,极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流行。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一种比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该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风疹病毒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初期出现咳嗽、喷嚏、流涕、咽疼、头痛、低烧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上述症状出现1~2天内,即开始出疹,皮疹呈浅红色,稍稍隆起,分布均匀。

护理:病儿不要送到幼儿园。居室开窗通风, 保持皮肤及口腔的清洁卫生。加强营养,多喝水,进食牛奶、粥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

4.水痘: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

8

多发于冬春两季。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90%患儿年龄小于10岁,易感接触者约90%~96%发病。水痘结痂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出诊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约7~8天。潜伏期10~21天,一般两周左右。水痘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一次感染水痘可获得终身免疫。但在免疫功能受损或已接受过水痘疫苗,也可有第2次感染,症状轻微。如果幼儿园里有幼儿患有水痘,也要及时的让家长送往医院确诊,并在完全康复之后来幼儿园。

水痘的预防和护理:

1)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发现患病的孩子应立即隔离,直至疱疹全部结痂脱落。

2)水痘流行期间,未患过水痘的孩子应少去公共场所。接触患水痘的孩子后;应在家隔离观察3周。

3)患了水痘的孩子,在家里应该完全避免与带有化脓菌的人接触。经常剪指甲,把手洗净,每日换洗衬衣和衬裤。

9

4)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被服及用具,应利用曝晒、煮沸、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

5)室内空气要流通,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外邪。

6)不要搔破皮肤,以防继发感染,可用浓度为2%的龙胆紫液外涂。

7)患病的孩子禁用激素,正在应用激素的患病的孩子应立即停止使用或减量。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或饮食传播,易感人群最常见的还是3岁左右的孩子,一般说从6个月以上一直到5岁是高发年龄段。潜伏期差不多是2—6天左右,当感染了病毒以后,孩子一般出现一些前驱期症状.前驱期症状往往就是:低烧、食欲不佳、神志萎靡,孩子精神也不好。

进一步的表现就是:嘴巴里面出现了咽喉的疼痛或者口腔的干燥,接着就逐渐在口腔粘膜面出现1—3毫米大小的水泡,再过几个小时或者到24小时,这些水泡就会变成溃疡。

10

幼儿园疫情防控期间夏季疾病预防知识方案

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炎的预防:小儿患病后可终生免疫。1)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2)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5hst4c74i4bptb11x4w7g2499ip7300mp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