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次粘连的防治措施和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个组别,每组20例。三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节育环、药物、联合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再次粘连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高于节育环组(40.0%)和药物组(60.0%),且联合组和节育组差异明显;联合组术后再次粘连率最低,在轻度粘连、中度粘连上和其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腔粘连患者而言,术后在宫腔放置节育环,同时联合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再次粘连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防治措施;效果

宫腔粘连是子宫内膜破坏引起的,发生原因较多,其中和妊娠相关占到90%以上,常见的例如人工流产术或刮宫术后[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粘连分离术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术后如何预防再次粘连成为一大难题。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三种防治方法,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就诊的宫腔粘连患者6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患者症状表现为闭经、月经量减少、不孕、反复流产等,经宫腔镜检查后确诊,没有雌激素使用禁忌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个组别,每组20例。在节育环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0~43岁阶段内,平均(32.8±6.8)岁;病程平均(9.8±3.7)年;粘连程度:轻度9例、中度9例、重度2例。在药物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1~40岁阶段内,平均(31.5±6.1)岁;病程平均(11.8±4.0)年;粘连程度: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2例。在联合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2~41岁阶段内,平均(30.8±5.7)岁;病程平均(12.9±6.5)年;粘连程度:轻度7例、中度10例、重度3例。三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以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探查宫腔状况,于月经干净后的3~7天进行手术,要求患者术前禁食6小时,确保膀胱充盈。

1.2.2 手术操作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选用宫腔镜电切器械(STORZ公司生产),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探查子宫并扩宫操作。置入宫腔镜,观察粘连部位和范围,对于粘连较轻患者,行宫腔镜推压分离术;对于粘连较重患者,行电切分离术。节育环组患者术后在宫腔内放置圆形金属节育环。药物组患者术后使用戊酸雌二醇,每日3次,每次3mg,连续用药21天;后10天加用黄体酮胶丸,用法为每日100mg;共计治疗3个疗程。联合组患者术后放

置节育环,同时服用药物。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如下[2]。治愈:患者月经复常,宫腔形态良好,宫角可见输卵管开口;好转:患者月经量增加,临床症状减轻,宫腔存在部分粘连;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变化不大,宫腔狭窄依然存在;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②比较患者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 18.0版本,其中治疗有效率、再次粘连率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节育环组患者治疗有效8例,占总例数的40.0%;药物组治疗有效12例,占总例数的60.0%;联合组治疗有效17例,占总例数的85.0%。经比较,联合组和节育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研究表明,影响宫腔粘连形成的因素较多,常见的包括创伤、感染、子宫内膜病变、雌激素水平等。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在宫腔镜下对粘连进行分离已成为常规术式,但如何防止术后粘连再次形成,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效果。

宫腔内放置节育环,具有机械屏障和支架作用,能够促使子宫内膜向着宫腔表面生长,从而避免再次粘连。但临床实践表明,单独使用节育环效果有限。术后应用雌激素,可以加快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生成速度,通过覆盖疤痕来实现裸露区域的上皮化,有利于子宫内膜的生长,恢复宫腔形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例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5.0%,高于节育环组的40.0%、药物组的60.0%。在再次粘连发生率上,联合组仅有两例发生,占比10.0%,低于节育环组的80.0%和药物组的50.0%,和要静的研究数据接近[3]。

综上,对于宫腔粘连患者而言,术后在宫腔放置节育环,同时联合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再次粘连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冉冉,李巧云.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88-3390.

[2] 肖松舒,万亚军.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再粘连的前瞻性、随机、阴性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32-36.

[3] 要静.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22):4752-4753.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次粘连的防治措施和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个组别,每组20例。三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节育环、药物、联合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再次粘连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高于节育环组(40.0%)和药物组(60.0%),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5h548ixyn76vac3ljxx41z4g1sgjh0184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