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 、词汇 、 语法 三个方面。
2.语言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 任意性 ,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 强制性 。
3. 语言观念 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 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单词句(独词句)阶段,然后进入 双词句 阶段,再进入 多词句 及至最后进入成人句 阶段。
5.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省略音 、替代音 、 重叠音。
6.词义窄化 的原因是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和概括 水平。
7.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8.早期阅读环境包括 精神环境 和 物质环境 。
9.游戏法 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 )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 )3.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 )4.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
(√)6.行动研究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特别对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有益的。
(√)7.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8.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 )9.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 )10.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 注意。
(× )11.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
通话音节的发音。
(×)12.视听讲做结合法中,“视”、“听”要为“讲”、“做”服务,在“讲”、“做”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 )13.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 直觉敏感性。
(√ )14.倾听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15.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 方面。
(× )16.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17.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1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19. 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20.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认为儿童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否定或轻视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及其先天因素的影响。
先天决定论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种理论这种认 为,儿童生来就具有一个语言学习装置。儿童接触一定数量的语言后,就会利用这种装置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学会了具体的语言。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强调智力成长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关注儿童的经验背景和成长中的智力对其交往能力的影响。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
答: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 ②对幼儿语言学习行衣评价a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3.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 答:(1)选择适龄的读物;
(2)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3)读书给儿童听,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4)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共读; (5)善用故事录音带;
(6)采用多种参与形式。 ‘
4.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
答: 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儿童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解和运用语言。日常生活和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有关各种事物和人际交往的丰富经验,为幼儿的语言活动积累了素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答: 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评价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制定或者参照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案,事先尽
量考虑周全,减少误差;其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不能主观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如果评价者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评价对象,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评价活动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其次要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那种脱离目标另定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全面地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学具的运用进行评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6.如何对0-3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
答:(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婴儿最初掌握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周围语言环境的模仿而获得。婴儿周围的成人,特别是父母亲和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内容丰富性,给婴儿提供模仿的榜样。成人要多跟孩子交谈,用规范正确的发音、丰富正确的遣词造句、生动的面部表情、富有变化的语调,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
(2)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好习惯。看、听、说、练是全面提高儿童语言水平、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多看。一方面是带婴儿直接接触外界环境,观察各种事物,形成语言发展必需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让婴儿通过看图片、图书、电视、电影等获得现实的语言知识。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语言知识,婴儿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
②多听。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学习语言,必须先学会听。可以有意识地让婴儿听歌曲、故事、童谣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与婴儿交谈时,有意让婴儿倾听别人讲话。
③多说。成人要想方设法创设婴儿说话的环境,利用一切机会,随时随地与婴儿交谈,鼓励婴儿说话。让婴儿无拘无束地说,是促进婴儿语言发展重要方式。
④多练。早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婴儿正确发音,丰富词汇,学习说话。这就必须让婴儿多练习,采用多种方法反复练习,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3)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早期阅读是发展婴儿语言的重要手段。文学作品为婴儿扩展词汇、丰富语言内容奠定基础。可以从小激发婴儿阅读兴趣,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并用多种方法进行指导,让孩子感受和理解作品语言、情节,还可以集体开展早期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4)随时帮助婴儿正确使用语言。婴儿学习语言需要经过反复出现、多次运用才能理解词义,掌握句式结构。当婴儿受语言水平所限,出现词不表义、“破句”时,成人应正确对待这些现象,把他们看作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并正确示范,积极引导婴儿模仿,直至他们成功理解语词、掌握语句。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