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试题(5)
(五)
1.名句名篇默写。
(1)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唐代散文家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4)与君离别意, 。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鹅笼①夫人传 (清)周 容
鹅笼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
妹许某,家故豪,遽行聘。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筐篚亘里许。媒簪花曳彩,默部署,次第充庭戺②,锦绣、縠珠钏,金碧光照屋梁。门外雕鞍骏骑,起骄嘶声。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媪婢共围其妹,欢笑吃吃。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一日,母出妹所聘币,裁为妹服,忽愠曰:“尔姊勿复望此也!身属布矣!”夫人闻之,即屏去丝帛,内外惟布。再数年,鹅笼益落魄。夫人妹已结鸳鸯枕,大鼓吹,簇凤舆出阁去。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壬子秋,鹅笼岁二十四,举于乡。夫人母谓已出意外,即鹅笼亦急告娶,夫人谓母曰:“总迟矣。”于是鹅笼愧而赴京。中两榜,俱第一人,名哄天下。南京兆闻状元贫,移公帑金代行聘,官吏奔走执事,宗戚媪婢间,视妹时加甚。夫人仍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已而鹅笼奉特恩赐归,以命服娶。抚、按使者已下及郡守,俱集驿庭候,鹅笼亲迎。自毗陵抵鹅笼家,绛纱并两岸数十里,县令角带③出郊,伏道左。女子显荣,闻见未之有也!
十年为相,(1)夫人常以礼规放佚,故鹅笼当时犹用寡过闻。壬申,夫人卒于京邸,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敕有司营葬。绋引④日,公卿勋贯,尊幄鳞次,东郊如云。水陆南经二十余里,几筵相接。卒时语鹅笼曰:“地高坠重,公可休矣!妾不自如何故,以今日死为幸。”阅岁,鹅笼予告回里。久之,复夤缘再相,纵淫恣乱政,赐死。
1
赞曰予至燕闻鹅笼小帽青衫死古庙中刑部锦衣诸官钥门覆命去尸挂三日旨下始殓牛车载柳棺出郭无一视者。(2)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呜呼!夫夫之得罪于国也,固先得罪于妇矣。
[注] ①鹅笼:据《续齐谐记》载,宜兴人许彦遇一书生脚痛,书生要求坐进许彦的鹅笼里,许彦让书生入笼,负之不觉重。周廷儒,字玉绳,江苏宜兴人,崇桢时先后两次任首辅,后削职安置正阳门外古庙,赐自尽。这里鹅笼喻宜兴书生,借指周廷儒。②戺: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③角带:发饰为角,衣饰为带,此指盛装。④绋引:牵引灵车的绳索,此指柩灵启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母出妹所聘币 币:彩礼 B.视妹时加甚 视:观看 C.尊幄鳞次 次:排次 D.阅岁,鹅笼予告回里。 阅:经历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鹅笼夫人品德高尚的一组是( )(3分)
①吾恃其文为家也 ②夫人谓母曰:“总迟矣。” ③夫人常以礼规放佚 ④降纱并两岸数十里 ⑤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 ⑥妾不自如何故,以今日死为幸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鹅笼本是穷书生,后来在乡试中中了举人,又在会试、殿试中考取了第一名,名闻天下。为官最初十年少有过失,但夫人死后没有了夫人的规劝,因纵欲专权而被皇帝赐死。
B.文章中,“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一句多处出现,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既对全文的素材起了连接作用,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如鹅笼夫人不慕荣华富贵和其妹贪慕荣华富贵的对比,热闹非凡的场面和鹅笼夫人“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的对比等等。
D.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揭示了自我放纵、淫逸必败的道理,这对后人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夫人常以礼规放佚,故鹅笼当时犹用寡过闻(3分) 译
文:
2
②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3分) 译
文: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发潭州① [唐]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②才未有,褚公③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拟归洛阳,终因时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惟以舟为家,漂泊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本诗作于大历四年离潭州赴衡州时。②贾傅:即西汉贾谊,有才名,曾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③褚公:指初唐时书法家褚遂良,因诛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1)第二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分)
答: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4分)
答: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袭人决定让家里人给她赎身,于是便借赎身一事好好地规劝宝玉。她要求宝玉:不管你真喜欢读书还是假喜欢读书,我都希望你至少在老爷和别人跟前摆出个喜欢读书的模样来……宝玉很想留住袭人,但他无法听从袭人的规劝。(《红楼梦》)
B.觉新听到觉慧要出走的消息,感到惊愕、心痛和委屈,他哀求觉慧不要走,告诉觉慧:高家的其他人也不会让他走。当觉慧表明心意已决,他又劝觉慧等两年再出去。后来觉慧提到正是由于觉新不敢反抗才导致梅和瑞珏的惨死,觉新终于醒悟过来,并表明要设法帮
3
忙觉慧。(《家》)
C .“双桥王国”的幻想破灭,吴荪甫心中无限忿恨,向妻子佩瑶诉说着。佩瑶全神贯注地听着,她很感激吴荪甫向她说心里话。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忠心,佩瑶袒露了她与雷参谋之间的私情。吴荪甫非常愤怒,此时两人无法进行沟通。(《子夜》)
D.堂·吉诃德游说农夫桑丘·潘沙做他的侍从,跟自己出门行侠。堂·吉诃德许诺征服了个把海岛,就让桑丘做岛上的总督。于是桑丘骑着一头驴,带着他的褡裢袋和皮酒囊,抛下老婆孩子,去充当堂·吉诃德的侍从。(《堂·吉诃德))
E.爱斯梅拉达在“圣迹区”的乞丐、小偷当中有着很大的魔力和影响。男女乞丐、小偷对她非常尊重,他们会用欢呼欢迎她的回来,然后安静地排成队让她走过,而且他们粗野的面容也由于看见她而开朗起来。(《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每题100字左右)
(1)成语“乐不思蜀”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
(2)涅赫留朵夫在政治犯的牢房里看到了一个长着羔羊般眼睛的姑娘,特别引起他的注意。
请简述这位姑娘的被捕经历。(《复活》)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2分)
饭 疏 食 饮 水 曲 肱 而 枕 之 乐 亦 在 其 中 矣 不 义 而 富 且 贵 于 我 如 浮 云
(2)根据上述选段内容,请回答: ①
如
何
理
解
孔
子
所
说
的
“
乐
在
其
中
”?(2
分) 。
②从上述四则可以看出儒家提倡的思想是什么?(2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蒋天枢:师道的重量
徐百柯
(1)蒋天枢(1903-1988)字秉南,江苏丰县人,文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
(2)在近十年来围绕陈寅恪的推崇与传奇当中,他的受业弟子蒋天枢向人们透出一个清矍高瘦、若隐若现的身影。
(3)陈寅恪晚年,在病榻上将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与蒋天枢,这被后辈学人视为他一生学问事业的\性命之托\。受托之人蒋天枢,作为陈寅恪早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1949年后,十余年间两人只见过两次面。这十余年间,陈寅恪目睹和经历了太多昔日亲密无间的师友亲朋一夜之间反目为仇的事情,但他信赖晚年只有两面之缘的蒋天枢。
(4)蒋天枢值得这种信赖。1958年,他在其《履历表》\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写道:\陈寅恪,69岁,师生关系,无党派。生平最敬重之师长,常通信问业。此外,无重大社会关系,朋友很少,多久不通信。\
(5)当年,批判资产阶级史学权威的政治运动正如火如荼,蒋天枢在这种只会带来麻烦而不会有任何好处的\社会关系\中,丝毫不掩饰对陈寅恪的敬重之情,足见其为人之笃忠执着。 (6)他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份重托。晚年,他放弃了自己学术成果的整理,全力校订编辑陈寅恪遗稿,终于在1981年出版了300余万言的《陈寅恪文集》,基本保持了陈寅恪生前所编定的著作原貌,作为附录还出版了他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这大概是\陈寅恪\这个名字在大陆重新浮现之始。
(7)当时出版社给他3000元整理费,他一分钱也没有收,全部退还。因为\学生给老师整理遗稿,怎么可以拿钱呢\。到了上世纪90年代,陈寅恪突然\走红\,很多人出来自称是陈先生的弟子,蒋天枢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从来没有借陈寅恪以自重。
5
福建省大田一中高二语文暑假作业试题(5)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