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手卫生,防护用品穿脱,职业暴露相关知识问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标准预防

1.什么叫标准预防?

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具有传染性,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根据传播途径应采取接触、飞沫、空气隔离措施。

2.标准预防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1)手接触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手消毒。 (2)或围裙。

(3)侵袭性操作时,小心锐器刺伤,利器放入锐器盒内,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垃级袋内。 (4)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应及时消毒处理。 (5)接触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须戴外科口罩。

(6)接融空气传播的疾病患者,需戴医用N95口罩。

3.什么叫普遍预防?

普遍预防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

作已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

4、普遍预防具体措施?

(1)戴手套:接触血液或深部其它特定体液(如羊水、腹水、胸水、阴道分泌物等)、粘膜和非完整性皮肤、被血液或体液沾染的物品和表面,以及进行血管穿刺或介入性操作时均应戴手套。

(2)洗手:皮肤表面(包括手)如沾染血液、深部体液及除手套后立即洗手(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3)小心锐器伤:小心处理针咀及利器,切勿用双手套回用过的针头,也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分,采用单手“复帽”的技术。用过的针头、手术刀片和其他尖锐物品装入防水耐刺的容器内。

(4)眼罩与面罩:进行可能有血液或深部体液溅出的操作时戴口罩及护眼用具。

(5)禁止有渗出性损伤或皮肤炎症的医务和保健人员从事病人的直接护理或触摸病人诊治器械。 (6)被血液或血性体液污染的各种布类和其他物品应放在不会泄漏、遗失的袋内密闭运送洗衣房清洗干净。

5.标准预防和普遍预防有什么区别?

答:1、普遍预防隔离的物质只包括患者的血液及部分体液(不包括患者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泪液及呕吐物,除非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所以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容易引起混乱,因此不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而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患者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2、普遍预防主要采取接触隔离,因此不能防止空气与飞沫传播的疾病,而标准预防的隔离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3、普遍预防的措施主要是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对患者间的防护较差;而标准预防强调不仅要防止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强调防止患者发生感染。

防护用品及防护级别

1.分级防护分几级?各自岗位的防护级别要求?(各岗位掌握自己的防护要求)

答:共分为三级四个类别。具体见下表。预检分诊台、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按此防护,各位要掌握分级防

护制度和标准预防概念和措施。

2.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哪些?

个人防护用品是单独或联合使用用于保护黏膜、皮肤和衣服接触感染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呼吸防护器等。

3.戴手套的指征?

答:(1)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2)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 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4) 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5)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4、为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何防护?

答:为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进行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例如气管插管及相关操作、心肺复苏、支气管镜检、吸痰、咽拭子采样、尸检以及采用高速设备(如钻、锯、离心等)的操作是,应进行三级防护,主要措施有: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或护目镜、手卫生后戴手套、工作服和防护用、一次性帽子和鞋套。

5. 医务人员防护要求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 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并使用专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15秒以上。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防护口罩和护目镜、穿一次性隔离衣或防护服。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防护服。

(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穿防护用品顺序:

手消毒→戴医用防护口罩→戴一次性圆帽→戴防护眼罩→穿防护服→穿鞋套→戴全面性防护面罩→戴手套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脱鞋套→摘掉手套→手消毒→摘全面性防护面罩→手消毒→脱防护服→手消毒→摘下防护眼罩→手消毒→摘一次性圆帽→摘医用防护口罩→手消毒→更换个人衣物

防护用品穿脱的区域要分开,脱防护用品的区域要每天进行空气与物表消毒。脱防护用品时防止气溶胶的扩散,脱下的防护用品必须放医疗废物桶。 6.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7. 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6.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对患者进行管理?

1、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口罩;

2、病区对进入人员进行二次测温;患者及陪护不得随意出入病房,病房门常闭

3、原则上不探视,陪同人员相对固定,不得超过一人,陪护人员要尽量陪护在患者身边,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并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医院的防控要求;

4、对患者、陪护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体温检测和新冠筛查; 5、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IgM检测。

6、专人负责清洁区及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潜在污染区的清洁消毒。出院患者需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7、督导保洁员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

8.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患者,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清洁剂洗手,请感染病区会诊,一旦符合观察病例条件转感染病区治疗。

9.患者转出后,对病房物表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进行终末消毒,

10.病人死亡后,对尸体应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棉球或纱布填塞病人的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再用密封防渗漏双层尸体袋包裹。并立即送至指定地点进行火化。

手卫生相关知识

1.什么叫手卫生和卫生手?

答:手卫生: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医务人员用洗手液(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2.什么叫外科手消毒?

答: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洗手液(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消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应具有持续抗菌洁性。 3.什么情况下使用流水洗手?

(1)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或手部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采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4、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快速手消?

(1)当手部无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5、什么情况下需要先洗手,再进行手消?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6、洗手或手消指征是什么?

(1)接触患者前。 (2)清洁(无菌)操作前。 (3)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 (4)接触患者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和物品后。 7、七步法洗手共洗多长时间?

答:要求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8.二前三后和三前四后有什么区别?各出自哪里?

答:三前四后,三前: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四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血液、体液污染后、摘手套后。 二前三后是WHO的标准,三前四后是我国手卫生规范的标准。 9、外科洗手与普通洗手的区别?

答:方式与时间不相同(外科洗手为先洗手后消毒);所要达到的效果不同;洗的范围不同; 10、外科手消毒的原则? 答:原则:(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1、外科手的洗手方法与要求?

(1)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2)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12、外科手消毒的方法?

(1)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

(2)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13、手消毒效果怎样?

答:卫生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1Ocfu/cm;外科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5cfu/cm;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职业暴露

1、什么叫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意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情况;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2、职业暴露后处置报告流程?

答:职业暴露发生后→局部应急处理→到院感办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报院感办→ 评估暴露情况→检查相应的抗原和抗体→注射疫苗和阻断用药→定期追踪随访半年。 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方法?

答:(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和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酒精或者 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口、鼻粘膜暴露后应该用清水反复冲洗,眼睛可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

4.职业暴露后如何开展随访监测?

2

2

手卫生,防护用品穿脱,职业暴露相关知识问答

标准预防1.什么叫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具有传染性,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应采取接触、飞沫、空气隔离措施。2.标准预防有哪些具体措施?答:(1)手接触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手消毒。(2)或围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5ek8631nh7l7tx29ybm0wacw0f2i000gd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