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分析
1.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及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原因:孔子主张“仁”、“以德治民”;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这些主张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
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式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享“独尊”地位
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革新,增添了“君权神授”和“春秋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魏晋至隋唐:进一步改造时期
儒、道、佛纷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唐代三教合一,儒学官学化。
(5)宋明:转型与成熟时期
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形成,朱熹集大成,“存天理,灭人欲”,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形成。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权威。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6)明清:继承与批判时期
此时出现反专制蒙昧、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和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具有时代特色。
(7)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
原因: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8)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抨击
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2.对儒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现实意义:(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世界影响: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消极方面:(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舒服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促使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形成,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它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的态度和仁爱的意识,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
3.评价历史人物
本单元涉及不少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主张及影响也不一样。
(1)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考查。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他们的思想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存在决定的。
(2)也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任何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都是为本接机服务的。
【演练广场】
例一: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②倡导用到的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坚持儒家“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答案:C
辨析:“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的说法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严格地说程朱理学讲求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以感悟“天理”所在,即“格物致知”,所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答案为C。
例二: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答案:A
辨析:明清之际的三位进步思想家都批判理学的伦理道德观和唯心主义,但是仍然属于封建的地主阶级思想。故答案为A。
例三: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答案: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
辨析:本体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的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孟子“民贵君轻”和韩非子“以法为本”的治国思想都体现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例四:1988年在巴黎,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讨论新世纪的前途,他们认为21世纪,人类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签的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们认为孔子的“智慧”是( )
A.“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
C.“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D.“以德服人” 答案:C
辨析:抓住题干中心要求“和平幸福”,对应孔子思想中的和谐、宽容。故答案为C。
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
B.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派别 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是有关系的 D.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2.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①“仁” ②“礼” ③“为政以德”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此语的含义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B.民贵君轻 C.以法为本 D.贵贱有序 4.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下列儒家思想的观点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以德治民” B.“以法为本”来治国 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
5.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家,稀罕统治者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