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导学生使用操作方便,便于大家同时观察的方法,即放到水里看气泡。 3.实验:观察物体中是否有空气。
* 指导学生:为了分辨什么物品中有空气,必须一个实验完成后填好记录单实验栏,再做下一个。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实验后清理桌面坐端正。 4.交流:实验结果。
*当学生出现争议时,强调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实验。 5.小结:一些物体里也有空气。
* 请学生交流实验后的发现。如:有些物体中空气,有的物体中没有空气;有空气的物体上都有孔;有的物体从表面上看好像没空气,其实也有空气藏匿其中。
板书设计:
空气在哪里
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感觉空气存在的方法
有空气 没空气
辣椒 尺
瓶子
一些物体中也有空气 粉笔
认识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多种角度来认识问题,能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知识目标:建立气体的初步概念,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的逻辑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教学准备:
杯子、塑料袋、土块、扇子、盛有水的水槽、粉笔、气球、吸管、细木棍、小打气筒、注射器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从讲台下“用力”抬上一个大玻璃杯,玻璃杯四周用纸围起来。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这个大玻璃杯里能放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教师也在里面放了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你们能猜出里面放的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否定。
[预设:一年级的学生对玻璃杯里面的东西通常认为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师:同学们,既然大家都没猜对,那就向前面来“偷偷”地看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看玻璃杯里面的物体。 生:“空气”。
[预设:在生活中,学生对空气已有初步的了解,对空气的重要性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认识,所以会有个别学生会说出答案。]
教师缓缓去掉玻璃杯外面的纸,展示给全体学生。
师:对,是空气,那同学们对空气又有哪些认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空气吧!(教师板书:认识空气)
二、探究学习
1、活动一:找空气
师:大家能看到玻璃杯里面的东西吗? 生:不能。
师:是的,空气是看不到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呢?下面,我们就利用身边的材料一起来把“躲藏”在我们身边的空气找出来,比一比到底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哪个组是我们班的冠军组。
课件展示,教师宣布活动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在五分钟之内,比比看哪个小组能用最多的方法找到空气,或者证明周围有空气。
(2)要充分调动我们的器官(眼、耳、鼻、舌、手等)等感受。 (3)填写好记录表。 用到的器官 用到的 看到的 做法 材料 现象 眼 耳 鼻 舌 手 其他 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对遇到困难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帮助,赞扬活动积极的孩子,鼓励胆小的孩子,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记录,以及注意时间等问题。
小组活动结束。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1)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会鼓起来。 (2)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
(3)用吸管往装水的烧杯里吹气,会有气泡。
(4)用扇子扇风,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 (5)把粉笔放进水里,也有气泡,说明土块里有空气。 ……
教师对冠军组颁发一张自制的奖状。 教师小结: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它对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2、活动二:比较空气和水
师:说到对人类的重要的,那在上一单元中我们还学到了与我们的生活不能分离另一物质?你还记得是什么?
生:水!
师:对,水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体,动植物离不开它,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离不开它,那谁能告诉大家水有哪些特征呢?
生: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课件展示水的特征。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那么空气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用研究水的方法,一起来研究一下空气的特征,比较一下空气和水这两个人们的“好朋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吧!
小组讨论,填写“比较空气和水”记录表。
比较空气和水记录表 名称 水 空气 小组活动结束,汇报结果。
生:我们小组发现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 师:那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 师:那水和空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课堂小结
师:谁能用语言完整的来描述一下空气的特征?
生:空气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 三、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呼吸清洁、新鲜的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在空气正在受到伤害,(课件出示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大气已经受到了污染了,现在很多的地方下了酸雨,有粉尘颗粒在空中悬浮着,还造成了沙尘暴天气,空气有很多有毒的物质,出现了雾霾天气,对人体有很多的伤害,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学生自由发言。
师:关于空气,我们了解的还很少,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大家就把想到的问题在课后通过调查、看书、上网、实验来探究。我们在下节课继续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为我们能呼吸到新鲜、清洁的空气而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
12、认识空气
水: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液体。
空气: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
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小风车
教学目标:
1.在学会用正方形纸制作风车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用多种有规则图形纸制作风车。 2.能感知风车的结构与风车转动产生的关系,理解风车转动的原理。 教学准备:
1.各种形状的成品纸风车若干。 2.各种规则图形形状的彩纸若干。
3.辅助材料:吸管、橡皮泥、剪刀、胶水、大头针。 4.布置场地:风车展览会。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各类成品风车,教师玩风车,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2.观察风车,分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制作。
小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风车身上有些什么,我们怎么称呼它们(风车叶、风车竿、风车的车轴)一起来说说看。 二、制作风车
1.以正方形纸制作的风车为例,师幼共同讨论、分析制作风车的方法。
2.学生尝试制作。
3.尝试用其他形状的纸制作风车,探索什么形状的纸比较适合做成风车。
布置任务:一会儿请小朋友来做风车的小医生,请你动动脑筋:看为什么风车会转起
来?而有的小朋友做的风车不会转动?什么形状纸做的风车会转动,为什么?然后把你发现的秘密悄悄的来告诉老师,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带上我们做的各类风车,出发!
三、玩风车
1.户外玩风车,教师巡回指导。 2.师幼共同交流发现的情况。
小朋友都玩得开不开心啊?(学生回答)教师请出几个玩得不开心的幼儿说说他们遇上了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风车要想转起来呀,首先它要用对称图形的纸做,这样才能使得风车的两
边平衡,这样风吹来的时候两边受到风的力量一样大,就会转动起来了,然后如果你的风车是对称的,你还没有转起来,有可能就是制作风车的时候,小朋友将风叶剪线的部分剪得太到了,应该在中心点周围再空出些位置来,还有就是在固定风车的时候小朋友的大头针固定的太到了,应该把大头针再往外挪挪,让风叶显得鼓鼓的宽松点。
四、思考
想一想:小风车转起来说明了什么? 五、拓展
怎样能使风车转的更快呢?
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能观察记录。
3、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
4、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动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在对动动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动物分类的标准;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动物卡片、相关动物的资料及标本。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出示动物图片,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万种。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动物的王国。
2、你们认识哪些动物呢? 3、我们又认识哪些常见的动物呢? 4、导入新课,板书题目。 二 、教学新课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强调\常见 \2、学生汇报。
3、你想知道把你知道常见的动物的哪些知识呢?(小组讨论汇报) 4、今天选择一种常见动物的分类来研究。
5、你想用什么方法给常见动物的分类?(小组讨论汇报)假设猜测
6、我运用已有的经验给常见动物的分类。举例说明分类要有标准,(前两组的同学分类)那么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就不同。你想用什么标准给常见动物的分类?(小组讨论汇报) 讨论试验方法
7、把你知道常见的动物填写在书上记录表中合适的位置。(小组完成) 8、出示活动要求(在分类填写记录表是时要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9、分小组展示交流自己的填写理由(自己的分类标准)。 三、回顾总结: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学到了什么? 活动二:猜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