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心得5篇
2019《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不出所料,在2019年七十周年共和国大庆的时刻,《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大意先行的电影成功地引爆了全体十几亿中国人的激情,这种引爆不仅体现在票房和口碑上,也体现在所有观众在不同的场合,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讨论起这部电影,也随之讨论着祖国与我的关系!这是一种进步,也是我们的爱国教育更加高级,更加落到实处的一种表现。 我的祖国,我们的祖国,也是由我和我们一道组成的! 七部短片,七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七个小故事,以及围绕着这七个小故事的无数普通的“我”。七位导演,七组当下中国可以说最优秀的演员,一起演绎着不同重大历史事件背后,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故事。看监制导演的采访说到,曾经想过很多种故事串连的方式,最终还是选择了现在这样按照历史事件正序讲述的方式,虽然在七个故事之间的串连上有点断裂,但是对于所有中国观众而言,却无疑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
个人而言,最喜欢陈凯歌导演执导的《白昼流星》一段。
没想到的是,年纪最大的导演却拍摄了一段距离当下较近,也是最贴近当下时代的故事,甚至还有对遥远未来的人文畅想,陈导思辨的精神很深入浅出,从回归的神舟飞船,说到即将走出戈壁荒漠的叛逆少年,这种宽阔的胸怀和联系能力,高人一等。刘昊然、陈飞宇两个孩子的表演既有当下性,又有普遍性,从小我出发,却最终看到了走出小我,奔向未来的方向,进而获得一瞬间的成长。田壮壮老师最后时刻鞠躬尽瘁的倒下,才是陈导演最想要表达致敬的地方。祖国的强盛,正是有这些甘于平凡的人付出,才能最终完成。而对一个少年从精神层面的拯救,则是他能做到的最好! 宁浩与葛优大爷的碰撞则贡献了全片最多的笑料,只是用喜剧的方式去描写悲剧情怀,宁浩的鬼才思路让人措不及防。葛优松弛的表演,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假如《老炮儿》拍续集,是否他才是不二的人选!
薛晓璐导演执导的《回归》段落,放在当下环境,显得格外重要。更换帽徽的场景,让人找到香港与我们共同的纽带,一样的血缘,一样的皮肤和一样的文化传承,决定了我们是一样的人,拥有同一个祖国。无论我们说着怎样的方言,有着怎样不同的饮食习惯,在祖国这个大名词之下,我们别
无二致!
从曾经的宏大叙事,到这几年越来越注重对每一个小人物的微观表述,中国电影越来越懂得与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命运。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在这种细致的改变中,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祖国,不再只是一个空泛的名词,而是贯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具体行为中的一种准则,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一个无法分割的血脉相依感! 2019《我和我的祖国》观看心得
喜迎共和国70华诞,电影院率先热火朝天,特别是《我和我的祖国》,简直是场场爆满,才到中午,票房已经突破了两亿,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好看已经是不正的事实,猪姐今天真是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合适时间一个靠边边的座位才看上这一场,七名导演,七个故事,每一个都看得热泪盈眶,感动万分。
其实对于猪姐来说,《我和我的祖国》这个电影的片名就格外让人喜欢。我和我的祖国,把“我”放在了祖国的前面,就充分体现出了这部电影更关注的是人民,而祖国,也是人民的祖国,所以整个电影的侧重点,都在普通的群众身上。电影凝聚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的7件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