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80.70.60.50.40.30.20.10050100150200250300i(t)s(t)
0.350.30.250.20.150.10.050i(s)00.20.40.60.81
2.5x 1062能感染的病人数1.510.50050100时间150200
由图像可得i(t)随时间的推移先逐渐变大,之后变小,趋向于0,s(t)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根据常识,一种传染病中的病人比例最终是为0,由此模型2还是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但从图像中大致可以判断i(t)=0时大约要经过225多天。这与实际过程中大约经过100多天北京的sars就平息存在较大误差,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该模型忽略了sars的潜伏期,实际上健康人与sars患者接触后虽然被感染了,但还处于潜伏期,没有传染能力。所以将模型2进行改进,得到模型3。 模型3 模型假设
1, 将人群分为四类,分别为健康人群,能感染的sars病人,sars潜伏者和移
出者(包括sars的死亡者和治愈者),他们在人群中的比重分别为 s(t),i(t),w(t),u(t);其中已确诊病人和sars潜伏者统称为sars病毒携带者,记 为x1(t),表示其t时刻的人数,人口总人数为N。
2 ,每个病人每天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是常数k,k称为日接触率。当病人与
健康者有效接触时,使健康者受感染为病人。
3,sars潜伏者无传染能力,但最终会成为病人,具有传染能力。
问题分析
该模型比起模型2更为复杂,在该模型中还必须将sars病毒携带者分为两类,显然增加了计算难度,在此中还应该考虑潜伏周期T。 模型求解
在t时刻sars病毒携带者x1(t)=Ni(t)+Nw(t) (9) sars病毒携带者的增长率为
dx1(t)?Ni(t)ks(t)?Ni(t)p (10) dt健康人的增长率为
ds??i(t)ks(t) (11) dt移出者的增长率为 du?ip (12) dt潜伏者的增长率为
dw(t)dt?i(t)ks(t)?i(t?T)ks(t?T) 确诊病人的增长率为
di(t)dt?dw(t?T)dt?i(t)p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公式,为
S(t)+i(t)+w(t)+u(t)=1 由(9)到(16)式联立,可得到
di(t)dt?i(t?T)ks(t?T)?i(t)p 将(14)和(17)式联立,可得
dw(t?T)dt?i(t?T)ks(t?T) 将t-T用t代替,可得
dw(t)dt?i(t)ks(t) (18) 在对(16)式两边对t进行求导,可得
ds(t)di(t)dw(t)du(dt?dt?dt?t)dt?0 结合(11),(12),(18)可求得
di(t)dt??i(t)p 最终对(11),(18),(20)联立的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可得图像如下
13) (14)
(15) (16) 17) (19)
(20)
( ( 1.21s(t)0.80.60.40.20-0.2w(t)i(t)050100150200
0.50.450.40.350.30.250.20.150.10.05000.20.40.60.81i(s)
3.532.5x 106能感染的病人数21.510.50050100时间150200
从图像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300多天时i(t)会接近于0,这比模型2还要久,,因此,我们还把政府的干预考虑进来,也就得到了模型4。
由于时间限制,模型4中考虑的因素更多,所以一时没能解决,也就导致了第二问实际上还不能完全解决,但是我们已经有了思路,即再引入一类人群,就是隔离人群,通过引入该人群,实际上是改变了病人的有效接触人数k,我们根据北京4月29日之后的实际数据,求得每日的k值,再求平均,得k2=0.019413;我们想采用分段函数,即确定一个时刻t,为k值改变的时刻,在这个时刻前与后都可以适用模型3。只是在考虑t时刻后,它的初始条件为4月29日的数据。通过t的改变,可以解决第二问中政府早五天调控和晚五天调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