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研究现状※
宁元率 顾 非△杨春雷 何天翔 张 俊 吉登军 李亚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脊柱病科,上海 200437)
【摘 要】【摘 要】 颈源性头痛主要位于枕部和枕下部,可为单侧或双侧,并向前额、眼部或顶部放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颈部疾病引起的头痛。本研究对颈源性头痛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及其推拿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希望对今后的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17(039)008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推拿;综述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头痛患者越来越多,且趋于年轻化。统计显示,在中国城市居民中大约57%的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头痛,其中颈源性头痛约占17.8%[1]。颈源性头痛是一类伴有颈部压痛,而且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的头痛,早期表现为枕部、顶部、耳后部不适感,后转为闷胀或竣痛感,逐渐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颞部、颈枕部,也可同时伴有肩背上肢疼痛[1]。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复杂,发生率高,治疗较困难,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近几年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文献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挖掘相关治疗手法的优势,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好的方案。
1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病机
1.1 现代医学解剖学认识 颈
源性头痛的发生与颈部神经、血
管、肌肉、韧带等密切相关,诸多病变均可引起颈椎病发作而导致头痛。首先,颈部C1~C3的神经后支及其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同侧头部,C2脊神经在寰枢关节后方穿过其狭窄的骨骼间隙,经过枢椎横突上方分为前、后支,横突处附着有颈夹肌、半棘肌、肩胛提肌等多块肌肉。当寰枢椎出现异常时可引起该部位肌肉、筋膜损伤,发生痉挛或无菌性炎症,从而刺激枕大神经或颈后神经丛[2-3]。另外,颈部脊髓上端和延髓存在着联系,这种连接解释了头面部、额部、眼区疼痛的相关性[4-5]。再者,位于脑干的前庭系统对缺血非常敏感,因此颈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时,常常伴有头晕、头痛[6]。因此,若椎间关节错位、寰枢关节半脱位、钩椎关节增生、横突孔本身骨质增生或骨折时,均可挤压血管或刺激神经丛,引起头痛。
1.2 中医学对头痛的认识 颈源性头痛源于现代医学,中医学文献中并无该病的明确记载,但多将其归为“头痛”范畴,并根据疼痛的不同原因、部位、类型而拟有不同名称,如“脑风”“首风”“头风”。《内经》中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东垣十书》将头痛分为内伤头痛和外感头痛两大类,后世多沿袭其辨证[7]。外感为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遏阻清阳,或痰浊、瘀血痹阻经络,遏阻经气;内伤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头窍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目前对于颈源性头痛,中医脊柱推拿学认为多为椎骨的“筋出槽,骨错缝”即“椎骨错缝所致,这也是推拿对脊柱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核心认识[8]。外感风寒或跌打损伤后致颈项椎骨局部气滞血瘀,筋肉拘紧,加之长期劳损而使骨关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即“骨错缝”,同时病变关节受到周围关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的保护性限制,很难自行复位,致使颈部
气血运行不畅,清阳不能上举而头痛。
2 颈源性头痛的诊断
首先应排除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外伤头痛等常见头痛病[9]。早在1983年Sjaastad已经定义了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0],即颈部连后枕部牵扯痛,伴有额面部放射性疼痛。目前结合现代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有学者提出以下诊断要点[11]。症状和体征:①颈部活动和头部维持非常规体位,或头痛侧的上颈段及枕部压迫时,头痛症状加重;②颈部活动受限;③同侧的颈肩、上肢、额颞或枕部疼痛,或偶有眼区症状。头痛的特点:①头痛程度中等,无跳痛及撕裂性疼痛,通常起源于颈部;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等;③呈持续性、波动性头痛。颈源性头痛发作时往往伴有头面部症状[12]。临床上,诸多颈源性头痛患者往往没有“筋骨错缝”,影像学上也没有有力的支持,所以颈椎触诊检查的阳性反应对诊断也尤为关键。龙层花[13]总结了“龙氏三步定位法”,即神经症状定位诊断、触诊定位诊断、X线片定位诊断,触诊内容包括横突、棘突及关节突偏歪,椎旁压痛,病理阳性反应物等,认为颈椎棘突分叉易导致触诊误差,检查横突关节突较好,并且触诊结果应与神经症状及影像资料综合判定,以提高椎体移位判断的准确率。
3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现状
D.D.Palme被认为是按脊学(chiropractic)的创始人[14],按脊疗法是通过手法整复脊柱错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他认为所谓半脱位是指“骨骼脱离正常的位置而挤压神经”,疼痛通过神经反射投射到相应的脊神经平面,在脊神经发出处及脊旁可找到结节或痛点。又脊神经与肌肉、内脏相互影响,脊柱两侧肌肉如收缩不协调,可改变椎骨位置,使椎骨错位,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使